東北網8月26日訊 “真沒想到纔幾天沒來,肉價已經便宜這麼多了。”昨日上午,市民楊女士在超市買菜時發現,高企的豬肉價格已經悄然下跌。“6月下旬肉價最高時,五花肉賣到17元1斤。從7月份開始,肉價開始逐步回落,現在五花肉13.89元1斤,1斤便宜了三元多。”超市銷售人員說。
記者在站前市場內看到,各個攤位豬肉的零售價基本接近,帶皮肉、五花肉、精瘦肉上下差不了一兩元錢,每斤平均價格在14元左右。“這幾天差不多能便宜一兩塊錢吧。”一位攤主肯定地告訴記者,豬肉確實降價了,但一些市民表示沒有太大感覺,還有一些市民覺得降價幅度挺大。
“估計還能降,等著吧。”站前市場的豬肉經營業主趙先生表示,年初至今,豬肉價格就沒回落過,價格一直高位運營,不少養殖戶看著行情好,紛紛補欄,加大了養殖數量。據推算,這批毛豬現在也該上市了,現在價格下跌很可能跟此有關,生豬收購價格和批發價格估計未來還能持續下降。
據業內人士介紹,按照以往的價格走勢,每年春節前兩月和春節期間,豬肉進入銷售高峰,價格上漲;春節後到6月農忙前,需求減少,豬肉價緩慢下跌。而今年打破了這一行業規律,從春節過後,豬肉價格一直高位,使得不少養殖戶賺得盆滿缽滿。即便現在毛豬收購價有所回落,養殖戶們的利益也還算是可觀。
“8.5元左右一斤是保本價,即便現在跌到9元,以220到260斤的出欄重量來算,一頭豬也能賺300多元。”生豬養殖戶馬先生告訴記者,這幾年規模化養豬興起,佔領了市場的70%以上,供應均勻,但需求量則是季節性波動,供需失衡引發價格忽高忽低。比如,農忙、中秋、十一、春節前,這都是豬肉消費旺季,規模化養豬出貨均勻,遇到市場需求旺盛,價格就會走高,反之就低。馬先生推測,9月份以後,雖然豬肉進入了消費旺季,但由於市場供應量大,價格仍以小幅回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