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訊 受今年第10號臺風“獅子山”與東北低壓共同作用影響,8月29日至9月2日,東北大部、內蒙古中東部有中到大雨過程,部分地區有暴雨,其中黑龍江東南部局部地區有大暴雨(降雨量100?200毫米)。9月2日至5日,受東北低壓影響,東北地區仍維持陣性降水天氣,黑龍江東南部等地局部將有大到暴雨。
此次降雨過程非登陸臺風直接影響
省氣象部門分析,此次降雨過程非登陸臺風直接影響,而是臺風水汽和能量並入溫帶氣旋影響,預計牡丹江此次過程降水量大於布拉萬臺風降水。
省氣象部門預報,受溫帶氣旋加強發展影響,預計8月29日至31日我省南部自東向西有一次大風、較大降水過程,過程降水量牡丹江、雞西西部為50毫米-90毫米,牡丹江局地可達150毫米;雞西東部、七臺河、哈爾濱、雙鴨山西部30毫米-60毫米;大興安嶺、伊春北部5毫米-15毫米;其他地區20毫米-40毫米。大部分地區有5-6級偏東風,陣風可達7-8級,牡丹江、哈爾濱東南部個別市縣陣風可達9級。
各級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必須在崗值守
針對臺風“獅子山”可能給我省帶來的影響,國家防總下發了《關於做好臺風“獅子山”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明確要求。
省防指就防臺風影響、防強降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要認真對待此次強降水過程,絕不能因前期少雨產生絲毫麻痺思想和懈怠心理,要及早安排,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好各項防范措施,確保萬無一失,對可能因強降雨引發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內澇等提前做出防御安排,確保人員安全和工程安全。
全省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強降雨防范工作職責和重點區域,各級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必須在崗值守,確保每個區域特別是危險區域都有專人負責。各級防汛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崗位責任人要按照職責分工,迅速上崗到位,提前安排防范工作。一旦發生汛情、災情,有關責任人必須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靠前指揮。
確保群眾生命安全為第一目標
各地要抓緊組織氣象、水文部門進一步會商,做好科學分析和判斷,24小時不間斷監測雨情、水情、汛情,特別要強化城市、山區等局部性、突發性暴雨洪澇的監測預報,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網絡、山洪災害預警設施等手段,及時將強降雨預報通報有關鄉鎮、村屯、單位和個人,並根據降雨范圍、降雨中心和降雨時段,提前組織落實有針對性的防范應對措施。
要以確保群眾生命安全為第一目標,突出抓好山洪、城市內澇、水庫、中小河流洪水的防范工作,重點落實易受山洪災害威脅村屯的監測預警設施和人員,加強值守,根據氣象部門的局地暴雨預報,及時啟動預案,提前轉移受山洪災害威脅地區群眾;要提前做好城市排澇准備,把城市排澇內河、管網、涵閘、泵站等設施以及低窪易澇地區、立交橋下、低矮棚戶區、地下構築物等城市易澇隱患點防范措施落實到位,避免因強降雨造成危房倒塌、車輛受淹等引發人員傷亡事故;要切實抓好江河和水庫安全度汛工作,加強巡堤查險,科學調度水庫,落實險工弱段、水毀工程等應急處理措施,防止潰堤潰壩。加強軍地聯防做到省、市、縣三級聯動
各地要按應急搶險和人員轉移等預案,逐級落實應對措施,強化應急隊伍和物資保障。要加強河灘地、旅游景區等區域內從事種植、養殖、捕魚、觀光人員管理,對危險區人員提前進行疏導和疏散;密切關注因局部強降雨可能引發的洪澇災害,提前做好病險水庫下游、受山洪災害威脅地區、低窪地帶的群眾轉移工作,並加強避險群眾的安置和管理,防止在險情尚未完全解除情況下擅自返回造成的傷亡事件。
各級防汛指揮部門要充分發揮組織指揮作用,積極協調防指各成員單位,加強軍地聯防,做到省、市、縣三級聯動。各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積極做好災區搶險、群眾轉移、城市排澇、農田排水、水毀道路搶通、災民安置救助、災後重建等工作,切實發揮各自職能作用;要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監視雨情汛情,一旦發生險情、災情要及時、准確上報和處置相關信息。強降雨期間,要增加值守力量,加密巡查頻次,確保險情及時發現、迅速處置。重大突發性水災事件的報送必須注意時效性,發生後要立即電話通報,並快速整理成文字信息報送省防指辦公室,堅決杜絕遲報、漏報、誤報、謊報、瞞報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