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截至目前大慶457人簽下遺體捐獻志願書 32人完成捐獻
2016-09-02 09:01:55 來源:大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日訊 9月1日,陰雨綿綿。滕素花大娘家人頭攢動,處處洋溢的溫情和室外的蕭蕭冷風形成了鮮明對比。就在這一天,在大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伴下,滕大娘和患有腦癱的兒子張鍇一同搬進了市第二福利院,在這裡安了他們的新家。

  張德福在志願者登記表上簽字。(資料圖)

  遺體捐獻第一人去世後,留下了患有白血病的妻子和兩個患有腦癱的孩子

  滕大娘是大慶遺體捐獻第一人張德福的遺孀。張德福於2011年5月3日去世,當天,他的眼角膜被移植給阿城的一位眼疾患者。而他去世後,留下了患有白血病的妻子滕素花和兩個患有腦癱的孩子張鍇和張穎。

  為了完成張德福老人的遺願,市紅十字會多方奔走,最終聯系到了市第二福利院,以確保滕大娘和張鍇有人照顧,生活無虞。

  9月1日9時,記者跟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位於東風新村1區的滕大娘的家裡。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家雖然布置簡單,但十分乾淨整潔。

  進入市第二福利院,知道自己要開啟新的生活篇章,張鍇很高興。

  女兒張穎招呼著在屋內外忙碌的志願者,滕大娘坐在裡屋的床上,手裡摩挲著老伴兒的照片,無語凝噎。沙發上,放著幾個已經打好的行李和包裹。原本在外面玩兒的張鍇進屋就看到床上父親的照片,他坐到牆邊的小凳子上,也偷偷抹起了眼淚。

  滕大娘說,張德福老人知道自己身體不好,女兒又殘疾,他去世後也不能料理後事,所以一定是一早就做好了打算。“捐獻遺體做醫學研究,能幫助別人,挺好的。”

  “但我沒想到,這老頭子還是有私心的,竟然為我們謀劃了這麼遠。”抬起臉,滕大娘已紅了眼眶。“老頭子,我們這就搬新家了,聽說那邊好吃好住,我後半輩子有了依靠,兒子也有人照顧,你就放心吧。”


 

  就搬入市第二福利院一事,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征求滕大娘(左)意見。

  家裡做飯、打掃都靠病情相對輕一些的腦癱女兒完成,好在志願者常來幫忙

  握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手,滕大娘激動不已。“真的是太感謝了。”滕大娘告訴記者,她的白血病比較嚴重,經常發燒,而且每兩個月就得去一次醫院大量輸血。

  “以前每三個月輸一次血,現在身體越來越不如以前,兩個月就得去一次,一次得輸2000毫昇的血。”因為身體問題,滕大娘乾不了什麼活兒,家裡做飯、打掃,都靠病情相對輕一些的腦癱女兒張穎完成。“孩子手不好使,洗碗時經常拿不住;30多平米的屋子,要半天時間纔能打掃完。”好在志願者們經常到滕大娘家來,幫忙買菜、做飯、打掃屋子,還給張鍇包他最愛吃的餃子。

  張穎說,自從父親去世後,母親一直特別辛苦。別人家的老人病了,床前有子女伺候,而滕大娘病了,卻只能自己去醫院,她得在家照顧患病的弟弟。“我就是去了醫院也幫不上忙,想要找大夫諮詢,說話都費勁。”提起自身情況,張穎滿臉黯然。

  得知母親和弟弟要搬去第二福利院住,張穎既高興又捨不得。她摟著弟弟念叨:“那邊有人照顧你,還有玩兒的地方,你享福去了。”

  滕大娘也認為,兒子未來的生活有了依靠,徹底解決了她的後顧之懮。為此,她還專門做了一幅錦旗送給市紅十字會。映著周圍人的笑臉,錦旗上“命運無情,紅會有愛”八個大字熠熠生輝。

  臨別在即,滕大娘和張穎抱著志願者紅了眼眶。

  “我這輩子都沒住過這麼漂亮的房子,多少年了,都沒像今天這麼笑過”

  臨出發前,滕大娘心裡很是忐忑:“市裡的福利院,條件應該能挺好的吧,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睡大通鋪……”9時30分,當她步入市第二福利院的大門,徹底驚呆了。

  “這大廳也太寬敞了,有樹有花有水池,太漂亮了!”拉著記者的手,滕大娘一個勁兒地感慨,“我做夢都夢不成這樣。”

  “這屋有按摩椅,那屋有跑步機,還能做理療……”一路往房間走,滕大娘感覺眼睛都不夠使了:“我以後就生活在這兒了?我實在是太幸福了。”

  進入位於三樓特級護理區的房間,滕大娘再次瞪大了眼睛。寬敞的房間,整潔的被褥,電視、冰箱、飲水機……一應俱全。為了方便滕大娘照顧張鍇,兩張床還特意並在了一起。看到獨立衛生間,張穎特別高興,她指著花灑,一個勁兒地衝大家比劃:“以後弟弟可以隨時洗澡了。”

  福利院的准備十分精心,毛巾、浴巾、牙刷、香皂,甚至連衛生紙都擺好了。

  據市第二福利院副院長王敬民介紹,滕大娘和張鍇在這裡可以得到24小時陪護。“鑒於張鍇的情況,三餐都送到床前;大夫每天都會來問診、檢查;我們還會給張鍇安排專門的洗澡工。”

  王敬民說,第一個星期還會提供跟蹤服務,讓滕大娘和張鍇全面熟悉環境,早日融入這個大家庭。

  “我這輩子都沒住過這麼漂亮的房子,多少年了,都沒像今天這麼笑過。”撫摸著床單,滕大娘又紅了眼眶。張鍇也很興奮,甚至拿著志願者的手機在房間裡玩起了自拍。


 

  滕素花摩挲著老伴兒的照片。

  受到老伴兒的感染,滕大娘帶著張鍇也簽下了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

  同行的還有不少志願者,他們都是知道滕大娘和張鍇要搬去福利院住,主動過來幫忙的。

  “真是打心眼裡為他們高興。”志願者盧晶告訴記者,她對滕大娘一家既心疼又感動。心疼的是這個家庭遭受了太多的磨難,感動的是這個家庭成員展現出來的對生活的強烈熱愛。“我接觸這個家庭已經三年了,我認為我們在互相幫助。我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也感到快樂,也得到了歷練和成長。我佩服他們的樂觀和堅強。”盧晶說,“這樣的家庭都在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我們身體健康、有工作的人,有什麼理由再去抱怨和放棄?”

  盧晶說,張鍇雖然殘疾,手、嘴都不利索,但特別懂事。一次盧晶頸椎不舒服,張鍇還給盧晶做了按摩。一次滕大娘生病,張鍇一直守在床邊,為了給滕大娘端熱水,把手都燙紅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受到老伴兒無私大愛的感染,滕大娘帶著張鍇也簽下了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血液病太遭罪了,我把我這副老骨頭捐出去,讓醫生們好好研究研究,看能不能找到治這種病的方法。”滕大娘說,她在為遺體捐獻事業奉獻綿薄之力的同時,也有點私心,張鍇和張穎沒有勞動能力,希望大家能夠多照顧照顧她的孩子,讓孩子未來的生活能有所依靠。

  據了解,截至目前,大慶市共有457人簽下了遺體捐獻志願書,其中最小的4歲,最大的86歲,以中老年人群居多,男女比例均衡。目前,有32人完成了捐獻。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