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未劃破蒼穹,灰蒙蒙的晨曦下,你可以看到一位29歲的民警意氣風發、精神抖擻地走在通往監區的路上,這一條路他已經走了5年。5年,看起來並不算長,而在他臉上卻寫滿了歲月的滄桑,這位80後的監獄人民警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耕種在監獄事業這片摯愛的土地上,以真誠質朴的人格魅力演繹著當代監獄警察的奉獻精神。他,就是共產黨員,黑龍江省哈爾濱監獄十監區一分監區分監區長孟蘇。

他,是一粒有韌勁的“石頭”
孟蘇同志2011參加工作,在工作中他有股子認真勁兒和鑽研勁兒,剛進入工作崗位中,他努力轉變角色,總是保持謙虛的態度,遇到不懂得問題向領導學習,向老民警學習,很快的適應並勝任了監管改造工作。在監管中,他不斷的創新和專研,特別是在“7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服刑人員勵志教育、“蛛網式”隱患排查(利用獄偵手段,搜集關於服刑人員全部有效的信息線索並整合。對潛在隱患進行排查並設定相應的對策和預案,最終目標是將監區隱患消滅在萌芽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這5年的學習與積累中,他從一名普通民警成長為監獄優秀的分監區長,並成為全獄最年輕的支部委員。就是憑著他這股子堅韌勁,所在的分監區持續保持安全穩定態勢。參加工作以來曾獲得監獄優秀共產黨員、省直監獄系統青年崗位能手,連續三年優秀公務員記個人三等功一次、嘉獎一次。當談到這些榮譽時,他謙虛地說:“做任何事,都要盡力。成績是在大家的幫助下取得的。”

他,是一粒有擔當的“石頭”
“分監區是監獄的基石,基石不牢,地動山搖。作為分監區民警要有奉獻和擔當精神,要做集體的融合劑和粘合劑。”這是孟蘇同志對分監區民警提出的要求,也是他工作的真實寫照。2011至2014年在他擔任監區乾事期間,對監區288名服刑人員的百分考核及卷宗逐一審查,保證了監區刑罰執行的公平性和公正性。2014年,他擔任分監區長後,堅持遵循“抓兩頭,帶中間”原則,對服刑人員進行分類教育;利用技術手段,搜集服刑人員改造表現等有效信息,形成了完整的電子臺賬,對潛在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預案設定,確保了分監區的監管安全。2015年擔任監區黨支部委員後,他注重民警理論學習,組織了“人纔管理的寬與嚴”、“7S管理的現實應用”等講座,在提昇民警素質和修養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他,是一粒有溫度的“石頭”
孟蘇同志始終堅持人性化管理的教育改造理念,提出“以人為本,以情促管”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服刑人員的合法權益。在他的提議下,監區組織表現突出的服刑人員現身說法,定期開展勵志名家名言讀書會,以此激發服刑人員完善自我、積極改造的內在動力。針對監區個別服刑人員思想不穩定的情況,孟蘇同志經常找他們談心談話,服刑人員楊某,妻子服藥自殺,幼子無人照顧,思想壓力較大。通過談話得知後,孟蘇同志主動聯系楊犯在貴州的家屬,安撫其情緒;服刑人員王某,罪重刑長,情緒不穩定,孟蘇同志通過談話方式並找一些改造較好的服刑人員帶動王某,同時請示監區聯系教改科外請心理專家對其輔導。在春節、母親節等重要節日來臨時,孟蘇同志經常組織服刑人員給家人打電話,匯報思想和改造情況,以鼓勵他們安心改造,早日回歸家庭。

正如孟蘇同志自己說的那樣:他僅僅是千萬監獄人民警察的一個縮影,普通而又平凡,但這份平凡中飽含著監獄人民警察堅定的理想、不變的忠誠和無私的奉獻。
個人簡介:
孟蘇,男,1986年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2011年10月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監獄十監區分監區長。2012—2014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記三等功一次;2015、2016年榮獲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榮獲省監獄管理局授予個人嘉獎一次;2016年榮獲省直監獄系統青年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