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7日訊 近日,安達市相繼召開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傳達綏化市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並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結合安達實際完善土地利用等機制,紮實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城建重點項目等方面工作,主動作為,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安達市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主要以打造新興中等城市為目標,以“海綿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為主導,全力構築區域中心城市快速崛起、城關鎮協調發展、特色小鎮全面昇級、美麗鄉村梯次跟進的新型城鎮化體系,並以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區域融合“三個融合”的發展思路推進新型城鎮化。
圍繞“城”的建設、“鎮”的打造昇級、“村”的轉型改造、“屯”的重組撤並、“戶”和“人”的轉移流動等要求,安達市把重點項目的實施作為推進城鎮化建設的主戰場,連片推進老居住區、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加強“三供三治”工程,完善供熱、供氣、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污水治理、垃圾處理、冰雪治理等基礎建設。在不斷完善老城區基礎功能配套的基礎上,全面啟動北部灣新城建設,大力實施達慶南湖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啟動實施人民養老中心、高級技工學校、綜合回民社區、北湖濕地公園、北湖植物園、安慶商貿小鎮等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健全完善新城公共服務功能和公共產品。同時,以新型工業化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宜業宜居現代新城區、生態化特色景區。全力建設特色化小城鎮,走特色興鎮、產業興鎮之路。挖掘區位、資源、產業發展等優勢,完善以市域中心城鎮、重點城鎮、一般城鎮為補充的市域城鎮建設規劃。推進鄉村原生態、特色化發展。通過規劃和政策引導,加快改造舊村落、拆除“空心”村、撤並小型村、減少自然村;通過土地流轉、調換或者是通過原宅基地置換等方式,鼓勵農村居民到中心村聚居,並不斷完善中心村的公共設施,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中心村的居住、農業、工業、公共服務等用地,加強交通、電力、通信等公共服務建設。特別是,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緊密結合起來,按照建設美麗鄉村的“六美”要求,努力建設規劃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環境生態優良、公共服務均等、地方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計劃到2020年末,完成10個示范村、24個達標村及15個基點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撤並45個自然屯,帶動人口向城鎮和中心村聚焦。同時,以全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為依托,做好土地確權、規劃調整、制度建設等工作,創新土地管理制度,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城鎮化用地和農戶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