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喜用血肉之軀奮力攪拌泥漿,英雄的壯舉定格為精神的永恆。
9月10日,省委省政府進一步貫徹落實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會與會同志在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參觀。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館長孫志剛。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大廳。
黑龍江日報9月11日訊 9月10日17時,省委省政府進一步貫徹落實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會與會同志來到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人們神情肅穆地仔細傾聽鐵人的故事,領會鐵人精神。在鐵人奮戰泥漿池和石油大會戰的影像資料前,久久駐足。省領導們在“工業學大慶”題詞的珍貴文獻資料展覽前,認真聆聽講解員的講述。原定50分鍾的參觀行程,精彩珍貴的展覽資料深深吸引了與會同志,參觀一個多小時後纔結束。
“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參觀,觀眾哪怕有一分鍾、一秒鍾的震撼、感動或激動,哪怕就此平添了一份或一點點力量,我們的作用就達到了。”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工作了近10年的現任館長孫志剛談到他工作的意義這樣說。
孫志剛說,鐵人王進喜是大慶人的傑出代表、中國石油工人的光輝典范、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楷模,堪稱中華民族的英雄。他為祖國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還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鐵人精神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精神的典型化體現和人格化濃縮,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王進喜同孫中山、魯迅、雷鋒、焦裕祿、李四光、毛澤東、鄧稼先、鄧小平、袁隆平一起,被新華社評為“百年中國十大人物”,寫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而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正是對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最形象的解讀。
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和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韶山毛澤東紀念館等齊名,在全國文博行業的地位十分突出,每年都有十幾個博物館的同行上門考察學習。孫志剛說,作為人物紀念展館,一般都有一個遇冷、慢熱的過程,而鐵人紀念館恰恰相反,自開館以來就觀眾眾多,我們經常處在應接不暇的狀態。最高峰時,一天就接待了1.5萬人次的參觀者。講解員往往一天要講解三四場,每場講一個多小時、走900多米,經常累得說不出話、吃不下飯。常年在王進喜鐵人精神的熏陶下耳濡目染,展館的講解員們都感覺到自身素質不知不覺在提昇。“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著工人階級的朴素情感;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堅韌不拔的創業勇氣;鐵人精神是一種標志,濃縮著中華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鐵人的特質讓我們館的工作人員深受其益,大家對此都有切身體會。”
紀念館是鐵人精神最好的宣講員和播種機。孫志剛告訴記者,從2010年開始,以紀念館為主組建的“石油魂——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宣講總隊,先後走進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機關、高校、企業,行程30多萬公裡,宣講400多場,觀眾達30多萬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感染、激勵了全國各界人士。宣講總隊走進過海拔最高的長慶油田獅20井,一線石油工人聽了鐵人的故事,“高原紅”的臉上淚流不止。告別時,工人們使勁拉著宣講員的手,動情地說:“你們一定要不停地講下去,這是對全國、對全社會最最有益的事情。”宣講總隊還被外企請去,鐵人的故事讓外企高管、員工豎起大拇指。
孫志剛說,2012年以來,紀念館還主動走出去辦展,先後在天津、上海、北京等地20多個單位舉辦“永遠的鐵人”巡展,把鐵人精神播撒到天南海北,讓這個寶貴的精神薪火相傳。
“鐵人用血肉之軀鑄就了中國力量,激勵著我們加倍努力工作,造福國家和社會。”孫志剛介紹,再過十幾天時間,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就開館整整10周年了。近年,不少國外參觀者慕名而來,特別是吸引了蘇丹、伊拉克、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石油企業的員工,這就是鐵人的影響力。“為此,我們正在研討如何改進解說工作,用更多的鐵人故事講解鐵人精神,更好地適應鐵人紀念館日趨國際化的勢頭。”
鐵人王進喜生平簡介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5歲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1950年春,他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先後任司鑽、隊長等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9月,他帶領鑽井隊創造了當時月鑽井進尺的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稱號。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光榮出席了全國工交群英會。群英會期間,他得知東北發現了大油田,異常興奮,找到當時的石油部領導,積極要求參加石油大會戰。1960年3月,王進喜率1205鑽井隊到大慶參加石油會戰,組織全隊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鑽,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從此成為大會戰的一面旗幟。
王進喜先後任1205鑽井隊隊長,大慶油田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鑽井二大隊大隊長,鑽井指揮部副指揮,中共大慶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1964年12月,王進喜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969年4月,王進喜出席黨的“九大”並被選為中央委員,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1970年11月15日,鐵人王進喜患胃癌醫治無效逝世,年僅47歲。
鐵人王進喜語錄
-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乾,纔是馬列主義。不乾,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
-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
-乾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
-我要老老實實地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乾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觀眾留言(摘發)
雪地冰天見精神,神州大地第一人。 ——趙義男
鐵人精神永不過時。一定要讓我們的下一代了解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賈輝
鐵人精神讓我驕傲,自己是中國人。鐵人不倒,中國不倒。
——董佳慧
王進喜爺爺,您受苦了,您是最偉大的中國人。
——劉麗麗
鐵人精神源於偉大的民族情感,帶給我心靈的震撼。
——於海軍
鐵人,您給了我們直面困難勇往直前的信心。
——張暢鐵
每一次走進鐵人紀念館,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劉梅
看了鐵人的事跡,我熱血沸騰。真想回到那個時代,為了祖國和油田好好大乾一場。
——孫勇
勇於爭先!勇往直前!永不言敗! ——陶簫山
鋼鐵般的鐵人精神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指引我們穿過困境和泥潭。
——實驗中學參觀團
王進喜用血肉之軀鍛造了鐵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需要千千萬萬個鐵人。
——新華社老乾部局參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