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執著信念開啟時代引擎 哈爾濱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故事
2016-09-11 08:06: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井洋 陳賀 李天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安天安全研究與應急處理中心。

安天安全研究與應急處理中心。

  黑龍江日報9月11日訊 夢想,我們都曾傾注美好。創業,我們也都曾拍案立志。

  但創業路上,“開疆拓土”的荊棘多半把安於現狀的大多數變成了夢想家,只有少數人能夠堅定信念,不畏困苦,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安天的創業團隊就是這樣,因執著夢想而終於站立潮頭!

  從一間20平方米的小屋起步,到現在擁有北京、深圳等五家分公司的國內頂尖反病毒引擎供應商,16年間,哈爾濱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無疑是一段寫滿艱辛、勵志的奮斗史。

  9日,記者來到了位於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的這家公司。“智者安天下”,展廳的宣傳牆上醒目地詮釋著安天的含義。而他們的故事還得從首席技術架構師、創始人肖新光說起。

安天公司合作伙伴的展示牆。

員工業務交流。 

  三臺半電腦“闖天下”

  時間回到2000年,據公司創始人之一、微電子與嵌入式實驗室主任桑勝田回憶,當年肖新光的職務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軟件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工作環境優越,福利待遇穩定,在同齡的哈工大師兄弟中,已經小有影響。但他一直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充滿激情,並從大二開始就已經不斷在研究國內外的病毒樣本,設想研制反病毒的新技術。這一年6月,他辭掉了工作,與還在學校讀研究生的桑勝田等創辦了小作坊“安天實驗室”,開始了為夢想的打拼。新婚的肖新光拿出了全部禮金與幾個人湊了33000元錢,租下了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107號,一間20平方米的民居改成的門市,半年的房費就用去兩萬多。當時,3臺半電腦是他們創業的全部家當。對於這個半臺電腦,桑勝田解釋說,當時一位師弟參加比賽獲獎一塊主板,就湊了CPU和內存捐給了安天,成了半臺電腦。由於設備差,編譯時大程序內存都不夠用,只得將幾臺機器的內存條拔下來湊到一臺上,編譯完再重新拆回去。

  網絡信息安全的研發是漫長的,起初的安天基本沒有什麼收入,有時只是幫人電腦殺毒、數據恢復掙點飯錢,交不起房租後,他們就搬到了租金更便宜的南崗區元和街,這處7樓75平方米的民宅,7、8個人吃住在這裡。屋裡沒有床,他們就到道外的舊物市場淘回上下鋪的鐵床;沒有桌子,就把附近單位搬家淘汰的桌子抬回來。由於不是專門的電腦桌,大家常年手卡在桌邊敲鍵盤,肖新光落下了尺神經損傷的毛病。吃飯自己做,一鍋米飯,一鍋燉菜,一周的生活費只有30元~40元。

  2001年,安天率先在全國第一個發出了網絡病毒“紅色代碼II”的預警,並迅速發布分析報告和處置工具。經此一役,安天在網絡安全領域已小有名氣初長成。2001年底,他們的第一款殺毒產品開始在國外的軟件平臺交易,隨著產品不斷改進,逐漸一個月能賣上4000~5000美元,並躋身為第一個進入國際殺毒頂級五十排行榜的中國軟件。

  在安天創業的前18個月,有13個月沒有工資,但他們在網絡安全、威脅檢測研發方向上從未因經營的窘迫而改變。

  安天公司員工合影。

  工作人員講解他們的安全防御系統。照片均為記者陳賀攝

  奧運“網絡安保功臣”

  2002年到2004年,安天一直不斷搬家,先是搬到南崗區復華四道街一個網吧的樓上,後來又搬到復華三道街一處賓館內原來的洗浴中心。現擔任反病毒引擎研發中心負責人的童志明是2003年加入公司的,他最深刻的回憶是,那年總工程師張栗偉帶領10個人研制新版反病毒引擎。那時天氣很熱,但因老樓電網老化,一開空調就跳閘,於是所有人都光著膀子,赤膊作戰。大家吃住在公司,每天醒了就乾活,沒日沒夜。安天新版反病毒引擎終於完成,並在2005年獲得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的支持。

  不斷擴大的發展機遇,讓安天的舵手肖新光開始進行國內布局。2006年,安天北京研發組成立,吸收“天使投資人”加盟,2007年改制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入全新的創業時代。2008年北京奧運會,安天有40多名工程師參與了網絡安保工作,由於執行任務出色,有9名安天人獲評“網絡安保功臣”。

  2009年,安天第四次搬家,來到道外區南馬路原總工會辦公樓裡。樓內一層是賣土特產的,二樓半層是廚師學校,穿過去纔能看到安天辦公區。負責外聯工作的苗暢告訴記者,那時公司已經發展到了200多人,隨著業務量增加,又租了樓上半層,並有了員工的免費宿捨。

  2010年,隨著智能手機飛速發展,安天開始以移動安全為主要發力方向,建立武漢研發中心,以移動檢測引擎為發力點,以安卓平臺為主要發力平臺,進行突破並取得一系列成績,目前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移動反病毒引擎,合作廠商超過30家。

  二手面包車成移動會議室

  2012年,媒體對安天的一篇報道,得到哈爾濱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安天以享受減免三年房租的政策,入駐哈爾濱科技創新城。這是安天第五次搬家。這棟5層獨棟小樓成為公司創辦以來最舒適的辦公場所,哈爾濱公司260名員工有了溫馨舒適的“家”。有了哈爾濱市、科技創新城和松北區的保駕護航,安天的事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然而至今,創業的股東們依然跟普通員工一樣,只拿工薪,公司利潤全部滾動到企業的發展中,沒有人抱怨。業內赫赫有名的安天,依然保持著創業之初的低調、節儉,甚至有點寒酸。由於江北交通不便,公司買了一輛二手面包車,安天的後勤人員看見車內陳舊的內飾,自己動手鋪地板革,並在肖新光習慣的位置上做了移動小桌板,這臺9座面包車便成了肖新光的移動會議室。桑勝田說,在肖新光去往機場的路上,他經常被叫上車開會,40分鍾的車程一直在研討最近的工作進展,車子抵達機場,他和同事們再跟車返回公司。

  至今,安天依然保持著獨特的企業文化,上下級之間不稱職務,只叫名字或外號。公司的員工說,肖新光一年在家的時間可能不到20天,一個登山包,裝備著所有的生活換洗用品,公司就是他的家,每次回到哈爾濱,往往只能讓妻子帶著孩子來公司附近吃一頓飯,再讓她們自己回家。在有些人眼中,他就是一個工作狂。而安天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張栗偉的辦公室裡沒有椅子,只有一個高度很高的辦公桌,嚴重的椎間盤突出,使他大部分時間只能站著工作。為改善病毒自動化分析系統,他曾連續在公司住了8個月。

  目前,安天在哈爾濱總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五地擁有超過400名優秀的研發工程師,在硅谷也建立了辦事處,團隊總人數超過600人,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7歲。安天的反病毒引擎先後獲得了國家863課題和發改委信息安全專項的資助,並在國際上獲得權威獎項,國內前五名的防火牆廠商中有三家采用安天的引擎。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龍江熱土 雙創熱潮

【專題】奮力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新路子

【專題】黑土地 開往金秋的列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