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黑龍江省“十二五”科技創新成果展現場。
石墨烯。
微小衛星。
3D打印的產品。
四軸碼垛機器人。
黑龍江日報9月11日訊 一走進大廈,與會同志就被正在展出的黑龍江省“十二五”科技創新成果展深深吸引。可做成手機屏幕的晶瑩剔透的藍寶石晶體,可用“激光光束”把衛星與衛星、衛星與地面鏈接起來的衛星激光通信項目,可突破月球重力、真實復現“玉兔”月面移動的八輪式月球車,被喻為核電站反應堆“心髒”的1000MW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軸封主泵,各式機器人、無人機……“十二五”以來,我省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展覽以大量創新成果的實物及模型,展示了我省在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醫藥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9大領域的500多項成果,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產業化前景,使人們深切感受到龍江輝煌歷史的底蘊與面向未來的底氣。
堅定信心深耕科技成果產業化
鏡頭一:在新材料展區的展臺上,8個透明的圓柱體玻璃容器中,裝的都是黑色的石墨烯材料,記者仔細觀察:有粉末狀、棉絮狀的,還有墨水狀、淤泥狀的。“這些都是習近平總書記5月25日來考察調研時看過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萬鑫石墨谷的首席專家袁國輝記憶猶新,“總書記勉勵我們要走向中國、走向世界。感覺肩頭是沈甸甸的壓力,我們不能辜負總書記的期望!”袁國輝指著墨水狀的石墨烯說,這是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目前已銷往國內外多家鋰離子電池制造企業。“習總書記來考察後,我們更加堅定了打造全球重要石墨深加工產業技術中心的發展道路。3個多月來,我們積極擴大產能,9月底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的產能將達到5000噸,年產達1萬噸的生產線正在建設中。”袁國輝認為,我省石墨深加工技術體系已初步形成,如果做好投資、技術、人纔、產品、經營等各環節,完全可以帶動上百億元的產業鏈發展。
鏡頭二:在航空航天展區,最受關注的要數哈工大航天學院博士生導師馬晶和譚立英教授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激光通信項目。習總書記在展廳參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時,馬晶第一個為總書記做介紹。“當介紹我們試驗的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時,總書記聽了特別高興。”馬晶說,在科技創新創業大廈親耳聆聽總書記對科技人員的熱情鼓勵和親切囑托後,他和譚立英更加堅定了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道路。目前,哈工大衛星激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哈爾濱市松北區佔地2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譚立英感慨:“總書記這麼關心,國家這麼鼓勵,我們會加快步伐把企業辦好、把成果轉化好,用我們的技術為老工業基地轉型做出更大貢獻。”
鏡頭三:被譽為“紅寶石”的砷化鎵,作為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於衛星通訊、雷達、紅外探測、高效太陽能電池等領域。記者在展區看到砷化鎵晶體樣品,白如銀、亮如鏡,與普通金屬相比,表層似乎帶液體的光感和流線感,充滿了科幻色彩。大慶佳昌晶能信息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昌告訴記者,稱其為“紅寶石”,是因其重要的戰略價值以及核心技術長期被國外發達國家壟斷。目前,企業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自主研發的技術成果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市場份額國內第一。“今年下半年,我們組建微電子砷化鎵生產線,總投資2.124億元,全部建成後可年產6英寸微電子砷化鎵36萬片,實現年銷售收入2.88億元。”王文昌信心滿滿地說。
搭建平臺精准服務成果落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考察調研時,對大廈搭建平臺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此次省“十二五”科技創新成果展就是大廈發揮科技服務平臺功能的一個縮影。
省“十二五”科技創新成果展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及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的有效落實,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由省科技廳主辦。據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宋錦介紹,展覽將在大廈持續開放一個月時間,然後到各地市巡展,帶動全省上下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要動能、要增量,助力龍江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
據介紹,作為我省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來,已經集聚了近百家科技研發及科技服務機構,並重點建立了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平臺、科技型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制造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科技計劃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科學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等7個科技綜合服務平臺。高新技術成果展示交易平臺目前已具備政策發布、成果查詢、展示、洽談和交易功能,並通過線上線下互動,為企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入網大型儀器4655臺(套),可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檢測35241項,我省被列為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首批試點省。近3個月來,省科技廳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共舉辦了41場科技主題論壇、成果推介發布和技術需求發布等活動,大廈的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有效促進了科技成果對接轉化。
推動創新成為龍江經濟發展新引擎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省緊緊圍繞“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這個核心,以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為龍頭,充分發揮各類科技創新創業平臺作用,集聚創新資源,通過組織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促進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今年1~7月,全省新注冊成立科技型企業1477家,新形成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科技型企業169家,新增新三板掛牌科技型企業15家。全省金融機構共為科技企業授信近1300億元,投入貸款超過150億元。日前,省科技廳與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聯合舉辦了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銀企資金對接會,10家金融機構分別與10家科技創新型企業現場簽約總額54億元。省科技廳還舉辦了科研院所改革發展與創新創業培訓班,邀請科技部政策法規司體制改革與創新體系建設處等的專家,為我省科研院所長進行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與院所創新能力建設》的專題演講和政策解讀,助力我省科研院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的提昇。
8月23日舉行的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吹響了科技支橕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號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省科技廳廳長楊廷雙表示,要認真落實好省委省政府新出臺的《關於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意見》等重要文件,進一步發揮全省“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和推進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聯席會議機制作用,服務好科技人員創新創業、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在提高科技供給能力上抓好落實。加強科技成果的產出、中試熟化、工程化與商品化,用更多高端、多元、實用的科技成果,助力龍江振興發展。要在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上抓好落實。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上下功夫,促進更多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創造更多財富。要在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上抓好落實。在科研單位體制改革上求突破,在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上求突破,在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上求突破,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推動科技創新成為新常態下龍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