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 9月10-12日,省委省政府就此召開進一步貫徹落實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會,圍繞大力弘揚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紮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設“龍江絲路帶”,對哈爾濱、大慶、綏芬河、穆棱、密山等地進行現場考察。

10日下午5時許,與會同志來到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考察。一行人認真聽取講解,仔細觀看每一件珍貴的文物,共同感受鐵人精神。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簡介
鐵人王進喜同志紀念館是為了紀念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而於1971年建成的。是鐵人精神、大慶精神的傳播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鐵人紀念館原址位於大慶市解放二街8號,是1989年在"鐵人王進喜同志英雄事跡陳列室"舊址上新建的。全館總佔地面積5.4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3萬平方米,主館建築面積1240平方米。

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我國第一座工人紀念館。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石油魂"為主題,展出展品1780件,展館以鐵人王進喜生平事跡為主線,以大慶石油發展歷史為副線,共分序廳《石油魂》、《不屈的童年》、《赤誠報國》、《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無悔奉獻》、《鞠躬盡瘁》、《精神永存》和尾廳《永遠的鐵人》九部分,集中展示了鐵人王進喜的生平業績及用終生實踐所體現出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鐵人王進喜

鐵人王進喜,甘肅玉門人,新中國第一批石油鑽探工人,全國著名的勞動模范。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率領1205鑽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並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他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衝天乾勁,被譽為油田鐵人。1959年,王進喜在全國"群英會"上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王進喜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王鐵人為發展祖國的石油事業日夜操勞,終致身心交瘁,積勞成疾,於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僅47歲。

鐵人精神
"鐵人"是五六十年代社會送給石油工人王進喜的雅號,而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出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鐵人精神內涵豐富,主要包括:"為國分懮、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乾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乾的奉獻精神等。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

"愛國創業我最認真,求實奉獻我最根本!"是鐵人精神的核心價值。大慶精神概括為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精神誕生於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噴油大慶油田發現紀念日。而鐵人王進喜是大慶精神的實踐者,鐵人王進喜1960年響應當時石油部的號召,從甘肅玉門帶領1205鑽井隊來到大慶油田參加石油開發大會戰,鐵人王進喜是大慶精神的發揚者。是大慶油田工人階級的傑出代表。"愛國創業我最認真,求實奉獻我最根本!"是鐵人王進喜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是鐵人精神的核心價值。
相關新聞:推進會與會人員考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