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2日訊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挖掘機舞動巨鏟,推土機奔走轟鳴。這邊,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中鼎跨境農業種植養殖及產品回運加工項目、僑興跨境農業種養殖加工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那邊,商和啤酒精釀項目正欲借助“龍江絲路帶”建設的東風,一展宏圖;還有進口鉀肥深加工項目已經開始試生產……一批“兩頭在外”、“一頭在外”項目,在綜合保稅區內盡展風采,這些項目達產後將新增稅收2億元,成為綏芬河的經濟增長新亮點。
播種,令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播種,令人行動充滿力量。
政府大樓裡那黑夜中不滅的燈火,市委書記、市長那24小時隨時接聽企業訴求的手機,綜合保稅區內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急促的腳步……為了精心呵護每一顆項目的種子,每個人都在努力著、奮斗著。他們的臉上寫滿合作的誠意,他們的心中充滿發展的渴望。
采訪中記者聽聞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一位投資商在綏芬河打出租車,司機在聊天中知道了車上客人的身份,下車後說什麼也不要錢,並且坦誠地說:“你們來綏芬河投資,我們司機會掙到更多的錢。”投資商非常感動,毫不猶豫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
或許這位司機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自身就是一個環境,一個實實在在吸引客商的軟環境,它使綏芬河這座城市散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軟環境就是軟實力。它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成就一座城。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