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3日訊 近年來,校園“毒跑道”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映。作為全天候的室外運動場地,塑膠跑道已成為很多中小學體育設施的標配。平整度好,抗壓強度高,既有利於學生運動,又可降低摔傷率,優點確實很多。學校操場跑道原本應該是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場地,而今卻成為傷害孩子健康的武器。
“毒跑道”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所謂“毒跑道”是指在校園操場改造中出現的塑膠跑道中含有毒成分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至今,被報道出來的校園“毒跑道”事件至少有30餘起,波及全國13個省市。
據了解,塑膠跑道對人體或環境可能產生危害的化合物主要是聚氨酯膠水中的氯化物、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苯類化合物、橡膠中的硫化物、多環芳香烴中多種化合物、顆粒及膠水中重金屬。這些物質一旦超標,不僅會導致在校學生健康受損,使他們出現流鼻血、頭暈、皮膚過敏等癥狀,更有甚者,還有可能誘發白血病或者癌癥。而且,低成本和低價格的跑道在一段時間內遇炎熱天氣或紫外線照射會加速釋放有害氣體,造成地下水體污染、空氣污染加重,從而進一步加劇環境的污染。這種不良影響會在相當長時間存在,對人類、動植物和環境會造成致命傷害。
黑龍江省發布室外塑膠跑道鋪設地方標准
13日,記者從省質監部門獲悉,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要求,省質監局啟動地方標准快速制修訂程序,並於12日審定發布了目前國內最為嚴格的《室外塑膠跑道技術要求》(DB23/T 1800—2016)地方標准。
省質監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室外塑膠跑道鋪設地方標准指標方法上,引入了歐盟現行的禁用多環芳烴的指標要求,對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率(TVOC)和甲醛釋放率進行了詳細規定。地域特性上,結合黑龍江省冬季嚴寒、春秋凍融實際,對跑道的耐久性、抗寒性、防滑性和凍融循環性進行了具體要求,體現了安全性與實用性的有機結合,對黑龍江省室外塑膠跑道鋪設提出了新標准新要求。
教育部通報校園塑膠跑道治理情況:停建2191塊鏟除93塊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9月4日報道,教育部通報校園塑膠跑道綜合治理工作情況:目前,全國中小學共有塑膠跑道68792塊,其中2014年後新建的18977塊,目前正在建的4799塊,其中停建的2191塊,已經鏟除的93塊。
針對前一階段部分地方和學校出現了“毒跑道”問題,教育部專門成立了塑膠跑道綜合治理工作組,利用暑假期間積極開展排查。暑期期間,塑膠跑道逐一登記造冊、摸清底數;堅持學生健康第一的原則,堅決消除了“塑膠跑道”使用中的隱患,對經過環保、質監等機構檢測認定不符合質量標准的“塑膠跑道”,要立刻進行鏟除;切實落實責任。對於因徇私舞弊、玩忽職守、吃拿卡要、索賄受賄等造成場地設施不符合質量標准而危害學生身體健康的,要予以問責和嚴肅查處。
他山之石
日本對於包括生產跑道材料等可能含有危害性化學成分的生產商,在開始生產前必須獲得相關的資質認定。比如《毒物及劇物取締法》《勞動安全衛生法》《促進特定化學物質對環境排放量的把握及改善相關法律》等法規,都會對相關生產、建設單位有具體的規定。而政府經濟產業省及環境省則會依照相關法規嚴格實施管理。
而英國政府針對學校設施的標准有細致的法案,對地區官員、學校領導和官方機構提供詳細建議。對於兒童游樂場所是否需要配備防護地面(復合材料)是沒有法律規定的,但是安全組織建議配備保護設施。英國環境部在1978年“強烈推薦”保護性地面(復合材料)的使用,同時英國文化體育部在條例“游樂場安全指引(1993)”中推薦使用,作為安全的場地需要融入設計中。
美國則對工程各個程序都有嚴格的法律法規,而且,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公司分別來完成。以塑膠跑道為例,並沒有專門一個機構來規定學校塑膠跑道的生產商或者工程方等,而是針對整個行業材料生產有嚴格的規定與流程,所有材料在生產、加工、使用前都經過多方、多次考證。如果出現任何問題,不僅僅是廠商,就連學校都會遭到起訴,面臨巨額罰款,乃至破產。
美國校園的跑道建設都是公開招標,任何步驟和數據都必須公開。為了從源頭降低校園安全和健康風險,美國環境保護署以及各個學校,都會通過系列標准流程,降低風險可能性。尤其強調在建設規劃階段,做好預防和必要的防護籌備。例如,在動工之前細心檢查施工區域,確認以及評估施工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並向建築師、工程師或建造者傳達看法,以確保他們在施工時以及竣工後的環境安全。
【小編結語】校園不可無跑道、操場,但新的跑道應該有新的安全、環保要求,要完善從招標采購到施工、驗收等各環節的監管機制。另外,塑膠跑道建設問題,並不只是教育部門的事,還涉及到體育、環保、住建、質監等部門,各部門要防止九龍治水相互推諉和扯皮,應建立協調機制,齊抓共管。
(資料來源:東北網、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