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構築"大通道" 黑龍江打開東北振興新思路
2016-09-17 15:45: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棟梁 楊拓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新社哈爾濱5月16日電 13日,黑龍江牡丹江綏芬河口岸,上百個集裝箱被裝上貨車,即將運往俄羅斯,通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海港駛向韓國、日本乃至更多地方。借助這條貫通歐亞大陸的陸海聯運大通道,多國貨物商品往來中轉於黑龍江,這條通道在吸引著東北亞地區的資本進入中國北疆的同時,也為東北振興“大棋局”打開了新思路。

  “先後打通了中、俄、日、韓等國的歐亞陸海聯運大通道相較於以往的貿易通道距離近、成本低、時間短、運力足,具有壓倒性優勢。”海鐵聯捷運輸集團總經理樊繼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塑料顆粒為例,每個集裝箱的運輸成本可減少1000元人民幣,運輸時間縮短兩天。

  哈綏俄亞陸海聯運大通道打通後,不僅方便了“中國制造”走出國門,而且還為東北亞地區的資本注射了一針“興奮劑”。發達的交通為大部分中外客商提供了一個新選項:在中國東北地區建廠生產的話,不僅可減少成本,產品還能更快地運往日韓,而且還能通過國際貨運班列等交通優勢進一步開拓歐洲和俄羅斯的市場。於是,東北亞地區活躍的各國投資項目聚集在了歐亞“新絲路”中國門戶——牡丹江。

  在新的陸海聯運通道試運行的幾年裡,原本處於內陸地區的黑龍江副中心城市牡丹江成為了國際資本追逐的焦點,這個原本以傳統輕工業為主要經濟產業的老城市也因此迎來了新一輪的產業轉型昇級。

  落戶在牡丹江轄區內的兩個綜合物流園區就是應運而生的產物,牡丹江市物流協會副秘書長孫儷向記者介紹說:“陸海聯運大通道貫通以來,僅牡丹江華晟國運物流中心一個集散港兩年內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近20000箱,轉運貨物31.4萬噸。

  作為新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資源豐富,技術力量雄厚,曾經創造輝煌無數。然而,由於近幾年產能調整,加之資源枯竭,東北經濟挑戰重重。而上月公布的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被輿論視為事關全局的新時期的戰役,打贏這場戰役,對於中國經濟全局意義重大。

  隨著中、俄、韓、日等國經貿關系的不斷加深,巧借“外力”,下活“開放棋”為東北勝出這場“關鍵戰役”增添了砝碼。“到2020年,牡丹江市進出口總額可超60億美元,進口資源落地加工率達到60%以上。借助國際大通道吸引國際資本來華投資不僅為振興東北提供了又一個行之有效的發展樣本,而且也為其他輕工業城市供給側改革給出重要參考。”牡丹江市委書記張雨浦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未來的兩年內,東北地區的幾大高速鐵路項目也將先後通車,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從哈爾濱經牡丹江到達綏芬河的首條口岸高速鐵路。該線通車後,東北亞各國客商從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經綏芬河口岸入境中國後可直聯中國高速鐵路網絡,高速、便捷的路(鐵路)海(海運)聯運的網絡將初步覆蓋整個東北亞地區。

  在中國官方新一輪的東北振興戰略下,東北地區昇級成為“東北亞經貿核心區”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王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