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三位水產專家的漁業轉型設想
2016-09-19 10:30:3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衣春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9月19日訊 『唉……』記者已經記不清這是馬波、唐富江和張玉勇三位水產專家第幾次嘆氣了。從9月6日去過撫遠市水產局,他們就一直緊鎖眉頭,不停嘆氣。

  撫遠因魚而生,因漁而興,由於地處黑龍江與烏蘇裡江交匯處,這裡成為我國東北特種魚種類最全、產量最多的地區之一,20世紀90年代曾創下年捕撈量2540噸的驚人數據。然而,因為過度捕撈,讓這個名甲天下的淡水魚之都冠冕失色。而這,也是我省漁業發展陷入瓶頸的縮影。

  馬波、唐富江和張玉勇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的專家,長期從事漁業資源保護和漁業資源利用等方面研究。這一次他們跟隨省人社廳主辦的『海外赤子為國服務』專家團隊來到撫遠,就是要尋找突破撫遠以及我省漁業發展瓶頸的方法。

  一路看過,馬波一口氣喝乾了一杯水對同伴說:『短期利用旅游拉動,中期發展休閑漁業,長期建立科研基地怎麼樣?』

  讓旅游業帶動漁業發展

  7日一早,三位專家再次來到撫遠水產局,馬波對負責人說:『我們做了從短期到長期的規劃,咱們先實際嘗試一下短期方法是否可行。』

  一起參與這次嘗試的還有從北京來撫遠旅游的趙女士一家三口,他們主要是想看看黑瞎子島。

  撫遠當地一位負責人說:『我們也想過利用旅游來拉動漁業發展,但很多游客來撫遠就是為了看黑瞎子島,匆匆來又匆匆走,怎麼拉動漁業發展呢?』

  三位專家決定用行動回答疑問。

  他們首先帶趙女士一家三口來到撫遠水產局鱘鰉魚養殖繁育車間。車間內,一方方直徑3米左右的魚苗孵化繁育池內,密密麻麻的鱘魚苗正歡快地游動。看見魚苗,趙女士的女兒小鈺特別興奮。

  三位專家拿了兩籠魚苗,帶著趙女士一家三口來到了黑龍江邊鱘魚放流處。每年年初至九月份,撫遠會分批次向黑龍江、烏蘇裡江放流大馬哈魚、鱘鰉魚等名優特魚苗,現在正是放流鱘魚的季節。

  看見魚苗游入了黑龍江,趙女士一家三口十分激動。趙女士說,『這種放流活動實在太有意義了,不但讓我們對黑龍江、撫遠還有鱘魚有了深入了解,還為環保做了貢獻,我們會一直記得,在黑龍江裡,有我們放流的鱘魚。』

  馬波說:『捕魚也好,放流也好,既是技術活兒,也是漁業文化的一部分。放流現在是公益性項目,但也可以在保證公益性的同時,引入商業模式,這不但可以讓來撫遠的游客有更多的旅游項目可以游玩,還可以讓黑龍江、烏蘇裡江的魚類資源得到更快恢復,真正實現旅游業和漁業的良性互動。』

  讓休閑漁業促進漁業全產業鏈形成

  放流之後,一行人參觀了撫遠市黑龍江魚展館,在這裡,小鈺知道了她放流的鱘魚魚苗今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而趙女士則對魚子醬十分感興趣。

  隨後,他們又來到了撫遠魚市,買了一些魚和魚子醬,用快遞郵回家。他們還買了魚,到餐館加工,吃了一頓全魚宴。

  『我沒想到除了黑瞎子島外,撫遠還有這麼多值得游玩的地方,這一天過得真是太有意義了,我一定要多介紹朋友到這裡旅行。』趙女士說。

  唐富江認為,撫遠可以利用漁業資源開展科普游、親子游。張玉勇說:『撫遠有著較好的休閑漁業發展基礎,隨著游客深入了解撫遠淡水魚的特點和當地的魚文化,他們會對魚產品產生消費的欲望,這會倒逼撫遠延長漁業產業鏈,從初級產品走向精深加工,做出更多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產品。撫遠還應該在休閑垂釣、捕魚,以及漁業探險甚至科考等方面下一些力氣,讓撫遠的休閑漁業進一步發展。』

  用科技力量推動龍江漁業轉型昇級

  馬波已經在撫遠等黑龍江流域城市進行了10餘年的漁業調查,他認為,撫遠以及我省漁業和農業、制造業一樣,要想進一步發展,必須依靠科技的力量。『我們水產研究所其實已經和撫遠有過一些年的合作,有了很多成果。下一步,我們打算和撫遠共建研究基地,讓撫遠的漁業發展和我們申報的科技項目相結合,讓更多漁業科技成果在基層轉化,促進我省漁業邁向高端。』

  張玉勇的規劃則更為宏偉:『在中國的南方、西北都建立了國家級的生物種質資源庫,這是國家大力支持的項目,對於野生動物保護、國家生物安全意義重大。目前東北還沒有建立大規模的以魚類為主的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我省應積極申請。』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