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用創新之『鑰』打開增長之『鎖』 五論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
2016-09-22 07:33: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9月22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在月初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又以“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的比喻,提出了世界經濟走出當前陰霾的根本舉措。基點就是基礎,就是根本。而鎖鑰之間的唯一性和關聯性,更加凸顯創新的極端重要性。只有充分釋放創新的澎湃動力,龍江振興發展的“列車”纔能動能強勁、全速前進。省委省政府把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會的列車開到創新一線、發展一線,觸摸創新脈搏,研判創新路徑,既是對科技創新發展成果的巡禮與檢視,更是一次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再驅動。

  產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纔偏少,是制約黑龍江發展的主要因素。認清“三偏”,糾正“三偏”,突破“三偏”,把創新擺在振興發展的基點加以推進,是當前龍江振興發展大邏輯的起點。不論是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驕人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還是安天科技公司產品強大的國內國際市場開拓力,火熱的實踐告訴我們:走振興發展新路子,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會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將科技創新打造成驅動發展的強力引擎?加強重點領域科研攻關,是當前強化科技供給的著力點和發力點。要聚焦我省多年積累有優勢、加快發展最急需、面向未來有潛力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大研發力度,力求盡快突破;要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研發更多新工藝、新設備改造昇級“老字號”,推出更多下游新產品深度開發“原字號”,開發更多新技術、新業態培育壯大“新字號”;要圍繞抓好“五頭五尾”、延伸礦產資源產業鏈條、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和畜牧業優良品種等現實需求,整合相關高校、院所資源,拿出一批高水准的“訂單式”技術成果;要圍繞機器人、新材料、生物產業等潛力板塊,全力搶佔同領域技術高地,引領龍江戰略性新興產業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突出創新驅動,目的在於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路徑是加快成果轉化落地。習近平總書記講,到哈爾濱看了一些項目,“讓人眼前一亮”。扮“亮”這些項目的,正是落地生根的科技成果。回望歷史,我省在各個時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龍江輝煌歷史的重要底蘊,更是龍江面向未來的底氣所在;展望未來,作為科技資源產出大省,我省在科技成果產業化上具有巨大拓展空間、蘊藏無限可能。這既是優勢,也是潛力,更是動力,只要挺起“龍江科技自信”“龍江創新自信”,必當為全省發展插上騰飛雙翼。省委省政府日前印發的《關於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意見》,讓成果與市場零距離接觸,更是快馬加鞭之舉。相信隨著創新政策效應的釋放,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將會越來越通暢、便捷、高效,將會有越來越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動能生成。

  “功以纔成,業由纔廣。”歸根結底,人纔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纔驅動。推進龍江振興發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敢於創新、善於創業的科技人纔。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後出臺了兩個關於人纔的文件,制定了許多“彎道超車”的政策,包含了很多突破性的措施。目的就是為了形成聚纔、惜纔、愛纔、重纔的強烈社會共識,為人纔發揮作用、施展纔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就是要通過更加開放的人纔政策,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勇於創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就是要通過大大方方地為科技人纔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激勵科技人員積極融入振興發展這個宏大舞臺,盡情揮灑纔智,用更多高端、多元、實用的科技成果,助力龍江振興發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驅動是長期艱巨的實踐過程,必須堅持不懈、抓細抓常,纔能集“眼前一亮”為“滿天星光”,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串聯起龍江動能轉換的創新鏈、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讓創新要素自由流動,讓創新力量充分湧流,必能推動龍江振興的艨艟巨艦揚帆出海、滿載而歸。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持續深入學講話 振興發展看龍江

【專題】龍江熱土 雙創熱潮

【專題】奮力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新路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