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中國赫哲族民間文化傳承基地正式授牌(圖)
2016-09-22 08:26:29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呂天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2日訊(記者 呂天霞)21日,中國赫哲族民間文化傳承基地授牌儀式暨慶祝撫遠大馬哈魚節活動在烏蘇鎮舉行。

授牌儀式。東北網記者 呂天霞 攝

  據悉,“中國赫哲族民間文化傳承基地”是撫遠市積極挖掘和展示撫遠地區歷史文化資源及特色,打造以赫哲族民間文化為主題的休閑娛樂體驗地,打造群眾文化活動的中心和精神文明活動的重要基地。

  撫遠市赫哲族民間文化歷史遺存為文化旅游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優化配置漁業資源、環境資源、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將旅游觀光與赫哲族民間文化有機結合。打造赫哲族民間文化旅游,不僅可以創造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提高社會整體效益。

  作為黑龍江省唯一的“一個口岸,兩條通道”的邊境口岸,撫遠已成為我國東北地區和黑龍江省發展對俄貿易的重要“窗口”和“橋梁”。

  撫遠市擁有獨特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旅游、生態資源,而赫哲族民間文化是撫遠展示地域文化資源特色的必要載體。撫遠市地處黑龍江、烏蘇裡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毗鄰俄羅斯,擁有“華夏東極”的美稱。撫遠市自古以來就是北方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早在7000年前,人類文明就在這裡留下了最初的印跡,亮子油庫新石器時期原始人類遺址、城子山“莽吉塔”故城遺址、生德庫遼金遺址至今保存完好。

赫哲族魚皮工藝創作室。東北網記者 呂天霞 攝

  赫哲族民間文化傳承基地作為一個地域范圍內的文化傳播單位和現代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不僅承擔著保護赫哲族歷史文化的功能,而且通過藝術形式將所展示的區域特色文化進行陳列,使其內涵得到闡釋和昇華,轉化為文化內涵豐富的旅游產品,推送給廣大市民和游客,而且能夠通過發展魚文化、赫哲民間文化、特色景點等特色旅游,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

  據介紹,赫哲族民間文化傳承基地地處撫遠市沿江公園和烏蘇鎮赫哲族新村內,這兩個區域是撫遠旅游黃金線路上的重要“節點”,與黑瞎子島、東極廣場等旅游資源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同時填補了撫遠文化深度游的市場空白,進一步豐富“華夏東極旅游”產品體系,極大地促進撫遠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發展。

舞蹈《馬哈魚之戀》。東北網記者 呂天霞 攝

載歌載舞慶祝大馬哈魚節。東北網記者 呂天霞 攝

祭祀現場,大薩滿向上天祈福。東北網記者 呂天霞 攝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赫哲族祭祀活動和赫哲族及俄羅斯那乃族文藝演出。

  據了解,大馬哈魚節將持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直到大馬哈魚捕撈期結束。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