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3日訊(記者 郎艾迪)2016大慶國際馬拉松將於25日鳴槍開賽。在我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這場“馬拉松”比賽中,大慶市從優化發展環境、科技技術、融合發展等方面不斷創新,奮勇拼搏,引領前行。
大慶服務外包產業園鳥矙圖。
大慶聯想科技城。
大慶沃爾沃。
福瑞邦質檢藥理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做理化檢測。
省科學院大慶分院工作人員觀察無菌苗生長情況。
創新創業環境更加優化。資金與政策保障不斷增強,大慶市累計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731項,其中,省級以上269項,爭取上級科技資金3.6億元。搭建科技融資平臺,幫助企業融資8.2億元。落實科技扶持政策,推動創新創業,大慶市專業技術人纔達到8.3萬人。
創新體系功能逐漸完善。各類創新服務平臺發展到174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部級以上43家。各類科技園區發展到18個,新增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個。建成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並投入使用。國家級生產力示范中心發展到2家。新增企業院士工作站1家。組建省級技術產業創新戰略聯盟5個。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4家。納入科技部火炬中心備案的眾創空間達到4家。區域創新體系總體框架基本形成,創新要素配置更加合理。
高新技術產業穩步發展。大慶市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發展到4家。獲批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1個,省級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32家,總收入過億元24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由2010年的1083億元增長到2400億元,增加值由284億元增長到660億元。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昇。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0年的47%增長到55%。全社會研發投入顯著增加,2015年達到81億元,是2010年的3.2倍。大慶市專利授權總量9405件,年均增幅20.3%,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58件。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82項。
成果轉化效率顯著提高。加大產學研合作、科技招商力度,轉化落地成果由“十一五”期間的286項增加到632項,增長221%。技術合同交易額由2010年的5.1億元增長到10億元,增長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