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優化發展環境工作紀實
2016-09-29 16:06: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繼濱 郭銘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齊齊哈爾交警支隊開展大練兵活動。

  牡丹江女子交警護學崗。

  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領導參加全省治理酒駕毒駕統一行動。

  黑龍江日報9月29日訊 道路交通安全事關經濟發展,事關社會穩定,事關人民福祉。近年來,我省各級公安交管部門在黨委、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堅強領導下,牢記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自覺適應新常態,主動回應新期待,加速推進改革創新,忠實履行交通安全執法與服務兩大職責,著力強化交通事故防范工作,連續推出系列便民利民舉措,不斷提昇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營造安全暢通、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為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注入正能量、做出積極貢獻。

  堅持綜合治理注重打防結合努力營造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環境

  近年來,雖然我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依然很多,事故起數、傷亡人數一直在高位徘徊。對此,各級公安交管部門時刻緊盯“防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的總目標,充分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龍江交警精神,聚精會神抓防控,集中精力壓事故,全力以赴保平安。

  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對穿城路、斷頭路、畸形路和急彎、陡坡、漫水、臨崖等危險路段,以及交通標志不清、安全設施不全等問題進行全面徹底的排查,推動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深入實施,有效治理一大批道路安全隱患。以營運客車、旅游包車、“營轉非”客車、危化品運輸車、重型貨車、工程運輸車、校車、農村面包車等車輛及駕駛人為重點,排查治理車輛非法改裝、報廢車上路、長期未檢驗、車身反光標識不清、安全帶不能正常使用、未獲得“校車許可”和駕駛人無證駕駛、准駕車型不符、違法和事故未及時處理、駕駛證失效或未審驗等高危問題。定期檢查“兩客一危”等重點運輸企業交通安全責任落實情況,特別是企業日常安全教育培訓、駕駛人從業資質把關、車輛衛星定位裝置安裝使用、應急處置救援演練等情況,及時通報運輸企業主管部門督促整改。

  加強交通安全形勢研判,本著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的原則,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今年先後組織開展涉牌涉證百日會戰、“五個波次”打非治違、酒駕毒駕專項整治、城市工程車違法整治、“兩客一危”違法整治、防范道路交通事故攻堅戰等10餘次專項行動,對酒駕、毒駕、超員、超速、超載、疲勞駕駛、涉牌涉證、不系安全帶、違法停車、不按信號通行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持續加大打擊力度,今年全省已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880餘萬起、吊銷駕駛證4000餘本、拘留1萬餘人次。

  嚴把駕駛人考試關,全面推行人工評判與計算機評判相結合的駕駛人考試智能化評判方式。嚴把機動車注冊登記、檢驗、報廢關,特別是規范新能源汽車登記檢驗管理,加強危化品運輸安全管理,加大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淘汰力度,嚴禁違規車輛上路。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運輸企業交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機制,共享車輛及駕駛人管理信息,嚴格控制跨省長途客運班線、夜間運行時間、車輛行駛速度,加強對長期在本地經營的異地客貨運駕駛人安全管理。督促運輸企業落實接駁運輸、落地休息和安全帶使用、檢查等制度。

  建立健全公路交通監控系統、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省際和市縣際交通安全執法服務站,加快推進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改革公路交通管理勤務模式,創新執勤執法勤務機制,構建快速反應、高效扁平化指揮體系,提高路面見警率和管事率。建立交通違法常態治理機制,加強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實戰應用,精准預警、發現、攔截、查處嚴重交通違法行為。

  積極參與制定城市交通規劃,推動形成新建、改建大型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工作機制。建立全省統一的城市交通管理基礎數據庫,建設集信息采集、運行監測、風險研判、重點車輛管控、應急指揮調度、勤務監督考核等功能於一體的、與全國互聯互通的省市兩級集成共享平臺。推進大中城市緩堵科技示范項目和縣城或衛星城鎮科技示范工程,完善動態巡邏管控機制,規范靜態交通秩序管理,全面排查治理城市交通擁堵點段,推進交通信號燈配時智能化、交通標志標線標准化、交通組織現代化。

  交管部門始終把農村交通安全作為預防交通事故的薄弱環節,注重頂層設計,加強分類指導,著力補齊短板,深入推進組織、責任、保障“三大體系”建設,強化人、車、路“三個源頭”監管,突出抓好宣傳教育、路面管控、便民服務“三項重點”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村道路交通環境。與農村派出所、農機監理部門加強協作,明確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和部門、警種的主要任務、業務范圍、管理權限,建立村級道路交通安全組織9312個、設信息員18478人,組建農村交警中隊610個,賦予農村交管職責的派出所達473個,從事農村交管工作的農機監理員增至3200多人,初步解決了有人抓、有人管的關鍵問題。


 

  佳木斯交警支隊民警在校園舉辦開學第一課活動。

  哈爾濱交警支隊民警雨中助人。

  大慶市交警部門集中整治酒駕醉駕違法犯罪。

  大興安嶺交警部門送法到農戶。

  堅持改革創新注重便民利民努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隨著全省機動車保有量和駕駛人數量迅猛增長,人民群眾辦理相關業務需求增多的同時,對車駕管等窗口單位的服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各級公安交管部門注重聽傾聽群眾呼聲,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出臺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建設功能完備、分布科學的車駕管服務網絡,進一步下放業務權限,縮小服務半徑,提昇辦事效率,最大限度地讓人民群眾得到方便和實惠。

  自2014年4月29日公安部部署機動車檢驗改革新政以來,全省各級公安交管部門全面完成檢驗監管系統和遠程視頻監控中心建設,設置免檢車輛檢驗標志核發窗口228個,核發免檢標志近88萬個;配合相關部門合理布建安檢機構214家、檢測線323條;搭建預約檢驗電話平臺,推廣電話預約檢驗、異地檢驗等服務模式。

  加快推進考試場建設,有35個縣級車管所能夠進行小型汽車全科目考試,75個車管(分)所能夠進行小型汽車科目一考試;強化考試監管系統應用,嚴格落實駕駛人考試制度,有效防范考試違規問題。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的總體部署,全省駕考改有序推進,承擔試點任務的哈爾濱市已將考試名額納入互聯網約考平臺中,46家醫療機構完成互聯網醫院用戶注冊,駕駛人窗口注冊189762人、互聯網注冊152273人,學員互聯網約考585484人,佔約考總數95.69%。

  合理布建77個縣級車管所、62個城區車管分所、153個交通管理服務站,設立118個4S店機動車業務代辦點,推廣應用車輛和駕駛人電子檔案,推行機動車、駕駛人信息實時查詢,改革機動車號牌管理制度,推行“20選1”號牌選取措施,實行窗口、車檢、考試民警節假日輪休制度和延時服務措施,拓展和豐富了車駕管服務領域及服務內容,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

  公安交管部門與三大網絡運營商簽訂短信資費框架協議並新建了三條短信專線,與省郵政速遞公司簽署EMS(郵政速遞)資費協議,完成短信平臺、郵政寄遞平臺、銀行支付平臺的技術對接,暢通了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外部通道。集中力量解決項目立項、設備采購、系統調試、安全防護等問題,積極搭建符合實際、服務功能完善的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目前已注冊484500人,累計辦理短信告知業務820797次,辦理考試預約、駕駛證補換領、提交身體條件證明、違法處理、機動車補換領牌證、機動車檢驗預約、機動車核發臨時號牌等業務30148筆,手機APP累計辦理業務12798筆,“互聯網+交通管理”服務模式已在全省鋪開。

  堅持常態宣傳注重素質養成努力創造文明交通的人文環境

  全省交管部門始終把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作為預防事故的治本之策,以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為載體,注重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創新宣傳形式,活化宣傳手段,加大宣傳投入,廣泛宣傳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努力提昇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和文明意識。

  健全完善宣傳工作機制,持續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部隊、進施工現場、進人員密集場所“八進”活動。定期深入企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組織企業法人、車輛管理人和駕駛人進行宣誓並簽署承諾書,對駕駛人進行問卷調查和考核,督促企業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針對農村道路交通的規律特點,開展“送交通安全服務下鄉”活動,通過集中授課、走街入戶宣講和農村“大喇叭”、勸導站等多種途徑,普及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組織開展“護衛天使”、“開學第一課”、交通安全主題昇旗儀式、“文明交通從我做起”宣誓活動、爭當交通小志願者、知識競賽、演講比賽、作文比賽等系列活動,提昇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護意識。

  圍繞重要節假日、重大社會活動、重點交通安保工作以及專項整治活動,組織開展“情滿旅途”、“平安春運·交警同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十周年”、“醉駕入刑五周年”、“弘揚法制精神推進依法治市”、“強化安全發展觀念,提昇全民安全素質”、122“全國交通安全日”等主題宣傳活動,以及拒絕酒駕簽名倡議活動、“文明出行勸導”大型志願服務活動,普及交通安全風險防范知識,倡導全民抵制追逐競駛、醉酒駕駛、不禮讓斑馬線、佔用應急車道等危險駕駛行為和交通陋習,促進交通參與者樹立通行規則意識、守法自律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文明交通意識、公共道德意識。

  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與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建立交通安全公益廣告免費刊播機制,在黑龍江電視臺新聞頻道、公共頻道、都市頻道滾動播放“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宣傳片、游走字幕、專題片及惡劣天氣交通安全提示;與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黑龍江日報、黑龍江法制報、黑龍江電視臺、黑龍江交通廣播、人民網、東北網、龍警網等中央及省內主流媒體建立新聞通報機制,召開全省嚴厲整治“涉牌涉證”交通違法行為、公安部139號令、《刑法修正案(九)》等新聞發布會、通報會;與省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拒絕酒駕為生命護航”大型直播特別節目,聯合制作的《心存僥幸就該被罰》專題片在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別讓貨車變“禍”車》酒駕專題片在省臺各主要頻道播出。今年1至4月,交警總隊和14個支隊主要負責人定期做客龍廣直播間與廣大聽眾互動交流,在全省范圍產生良好社會反響。各級公安交管部門依托媒體集中曝光五類重點車輛駕駛人嚴重違法行為、終生禁駕人員名單及不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的企業,向重點駕駛人推送交通安全信息進行點對點的警示和提示;利用交警“雙微”平臺推出“情滿平安路,祥和中國年”、“回家的路”、“守護平安,我們一路同行”、“拒絕危險駕駛,安全文明出行”、“開學季蜀黍為天使護航”、“風雪中我們一路相伴”、“龍江交警‘女神’節日快樂”、“熱血鑄就忠誠”等特輯,傳播了正能量。8月19日哈爾濱交警聯合新浪網,面向網民開展了1個小時的網絡直播,對整治違法停車進行現場解讀,累計在線觀看8.7萬人次,點贊15.5萬次,閱讀量58.4萬。

  依托駕駛人考場和交通違法、交通事故處理窗口,選擇人員密集的城市廣場、客運場站、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重點旅游景區等場所,集中展出、發放交通安全宣傳資料。加強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建設,長期對黨政機關、客貨運企業、駕駛人、中小學生、農村群眾免費開放。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及執法站、收費站設置交通事故警示臺。部分地市交警部門購置多媒體交通安全流動宣傳車,長期在城市主要街道、廣場、公共活動場所,滾動播放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文明交通知識、安全提示、交通安全公益廣告片。

  堅持依法管理注重規范執法

  創造公平正義法治環境和風清氣正和諧環境

  公安交管部門在執法實踐中清醒地認識到規范執法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生命線,執法規范化建設是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的最佳結合點,以增強執法理念、激發執法動力、完善執法機制、提高執法素質、加強執法監督、落實執法責任為重點,下大力氣解決執法不規范、不嚴格、不公正、不文明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全力提昇執法能力和執法公信力。

  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觀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觀念,進一步強化證據意識、程序意識、權限意識和自覺接受監督意識。健全完善執法教育培訓工作領導、參訓、資源配置、激勵約束和經費保障機制,加強法律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組織執法標兵巡講示范,定期開展執法實戰演練,不斷提高規范執法、文明執法和安全防護、化解矛盾能力。

  全面清理現行規章制度,對與法相悖、規范衝突、要求不當的,及時修改、廢止;制定執法規范化建設8項28條措施,明確基層所隊規范化建設標准,出臺事故處理、違法處理、法制員、查驗員、考試員、值日警官等10個崗位和工作規范,形成一整套“覆蓋全警、簡明管用”的執法標准體系,細化執法流程,堵塞執法漏洞,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基層基礎工作正規化、標准化、法制化。

  建成“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查緝布控系統平臺”、“全省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執法辦案3.0系統平臺”,實現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程序網上流轉、執法活動網上監督、執法質量網上考核,及時發現、提醒、糾正執法問題。完善異地交通違法處理工作機制,提供跨省交通違法信息告知和查詢服務,及時處理異地交通違法行為。“互聯網+交通管理”服務模式已在全省鋪開,已實現駕駛人考試互聯網自主預約,拓展了車管業務和“輕微事故快速處理”服務等功能。大慶市依托“互聯網+”建成了集事故定責、車輛定損、保險理賠等“九位一體”的事故快處快賠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讓群眾真正感受到管理更人性、服務更貼心、辦事更便捷,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雙鴨山市運用“雲計算”技術,在查緝布控系統中加載“二次識別”功能,流動識別套牌、假牌車輛,提昇了查處效率,震懾了違法行為。

  開通執法扣留車輛管理系統,在扣車、處理、返還等環節實行網上備案隨時查詢。建立日常執法監督巡查機制,實行執法檔案電子化管理,執勤執法崗位配備執法記錄儀,實現執法過程可回溯監督。完成“四區七室”改建任務,實現對信息采集、詢問、訊問、調解辦案過程的時時監督。及時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深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依法斷

  是非、定紛爭、化解矛盾,支持群眾合理訴求。暢通投訴、反饋的渠道,建立電話投訴諮詢平臺、網站監督投訴信箱,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主動接受監督評價,積極整改執法問題。建立健全風險防控體系,持續開展警務督察,實施約談和通報制度,加大違法違紀案件查辦力度,堅決查處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破壞發展環境問題。強化明查暗訪,嚴肅查處和糾正亂收費、亂罰款、變相設置罰款指標、隱蔽執法等突出問題,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使每一次執勤、每一次執法都成為維護法律尊嚴、彰顯公平正義、體現規范文明素質、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的生動實踐。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