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科技點"金""原字號"迸發新優勢
2016-10-08 07:54:1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那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8日訊 原糧、原油、原煤,“原字號”企業在我省產業結構中是大塊頭兒。由於就地深加工不足、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等原因,這些資源優勢並沒有較快轉化為經濟優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黑龍江的重要講話精神,我省科技創新工作積極在“原字號”的深度開發上加速發力。

  食品精加工 “大糧倉”向“大廚房”轉變

  日前,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舉行的省“十二五”科技創新成果展的互動體驗區,各種口味的營養保鮮方便米飯最為引人注目,表面上看與新出爐的米飯或炒飯並無二致,實際上卻可保存長達6個月時間。

  在現場的省農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謝學軍介紹說,這種米飯在實現長久保鮮的過程中只使用物理技術,沒使用任何化學添加劑。為使保鮮時間達到最長,科研人員從五六十種稻米、上百種防溫、防光、防菌膜中選出了最優搭配。保鮮營養方便米飯的問世將有效改善現有方便米飯口感硬、回生、食味差、不宜保存等缺陷,在成果轉化上也已經與省內一食品公司展開合作。

  介紹完營養保鮮方便米飯,謝學軍又指著展區裡五顏六色的袋裝米問參觀者:“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工程米?”參觀者看到包裝袋上寫著的字樣,卻猜不出這種米的由來。謝學軍說這種工程米原料,就是過去稻米在碾制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碎米,這些碎米營養成分與大米相近,但價格低廉甚至白白浪費掉,工程米就是利用碎米與營養強化劑等混合,通過擠壓技術制成米粒形狀的顆粒,再經乾燥制成,是一種極有發展前途的營養性食品。隨後,他又向參觀者詳細介紹了黑木耳休閑膨化食品、紅豆醇飲等。他說,科技元素的注入正大幅提高黑龍江食品加工附加值,促進黑龍江由“大糧倉”向“大廚房”轉變。

  創新強“化尾” 為油城轉型發展注活力

  新戊二醇,是石化產業鏈上的一員,它廣泛應用於汽車、醫藥和涂料等領域,目前主要用於制造各種高端涂料。但在大慶三聚能源淨化有限公司2萬噸/年新戊二醇裝置項目落地之前,我省的新戊二醇主要依賴進口。

  大慶三聚能源淨化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劉洪超介紹說,新戊二醇的生產比較特殊,其原料是生產乙烯的副產品異丁醛。大慶石化年產120萬噸乙烯備受矚目,但對於其副產品的應用開發,一直處於低級階段。國際上新戊二醇工業化生產工藝分為:加氫法和歧化法。加氫法一直為發達國家所壟斷,而國內小作坊采用歧化法生產的新戊二醇純度低、能耗大、成本高,環保達標困難,不能用於高檔涂料的生產。

  為實現與大慶石油化工下游產品的吃配,2011年三聚環保研發團隊與吉林市道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攻克加氫法工藝技術。2013年3月,公司建設了國內首套自主研發的加氫法工藝生成新戊二醇裝置,生產能力2萬噸/年。

  2014年4月投產,經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檢驗,生產的新戊二醇各項指標均達到優級品標准,產品品質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品投放市場後得到了廣泛認可,打破了中高端市場由德國巴斯夫和韓國LG壟斷的局面。產品成功出口伊朗、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該裝置的建成投產,不僅拉長了大慶石化產業鏈,還將帶動產業鏈其他項目的投資,對促進石化產品就地轉化、提昇石化產業層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2015年,在國內外化工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該項目仍實現銷售收入2.9億元。

  據了解,在省科技創新創業平臺的示范帶動下,全省科技園區建設能力日益提昇。其中,大慶高新區出臺“創業六條”,為120家企業兌現補貼5000多萬元,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等4個創新型產業集群,為“油城”發展轉型注入了新活力。

  乳業邁大步 “零”的突破國際獲殊榮

  如何讓奶粉賣出好價錢?飛鶴乳業憑借技術創新交出了令業界側目的答卷。我省“十二五”期間,飛鶴乳業承擔的省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母乳化嬰幼兒奶粉研制與產業化項目”,在國內首次實現了脂肪和氨基酸的母乳化,特別是特種必需氨基酸水平高於國際標准和中國母乳平均水平。據企業科研人員介紹,普通奶粉無法媲美母乳,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牛乳中氨基酸與母乳中的結構不同,導致功能效果不同。飛鶴通過氨基酸結構調整技術,使得牛乳中氨基酸趨於母乳。經過權威機構歷時一年的臨床喂養實驗,結果顯示,食用飛鶴新產品的寶寶在各方面指標上同食用母乳無明顯差別。

  這一突破使飛鶴乃至我國乳業都邁上了新臺階。該項目產品上市以來分別榮獲中國乳品工業協會產品創新獎、優秀新產品獎等,2015年和2016年蟬聯世界食品品質評鑒會金獎,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在這一國際頂級殊榮上“零”的突破。2016年在乳品行業整體下行、部分企業負增長的形勢下,科技創新帶動飛鶴乳業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長。

  據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落實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我省將圍繞深度開發“原字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產學研聯合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以企業技術需求為指南,組織實施省級重大研發項目,促進糧食、石油和石墨等資源精深加工領域技術創新,集成解決“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油頭化尾”的核心關鍵技術難題,以科技創新促進我省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責任編輯:劉博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黑龍江做好三篇大文章

【專題】持續深入學講話 振興發展看龍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