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9日訊 在虎林,所到之處,所見之人,都神清氣爽,精神振奮。在8月底虎林市舉行的綠色食品生物制藥產業對接會上,碧生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洪江說:“虎林吸引碧生源的不僅是它良好的自然生態,還有它最佳的政治生態。”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走進虎林市委簡單而朴素的辦公樓,一股清風撲面而來。市委書記馮昕的話語簡單而實在:“如果說虎林近兩年取得了一些成績,那麼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認識到虎林自身的資源優勢與地處偏遠的劣勢,虎林市1996年在全省率先提出綠色食品發展戰略,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虎林歷任領導,毫不動搖地沿著這條路徑久久為功。以持續穩定的發展目標引領著31萬虎林人不斷前行。
主要領導身先士卒。市委書記、市長針對重點企業點對點招商對接都在20次以上,有時一天跑三四個城市,行程上千公裡。對達成意向的重大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個市級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推進機制狠抓落實。近幾年落戶虎林的娃哈哈乳飲料、匯源乳品廠、福娃綠色稻米產業園等,從簽訂合同到項目最終落地,虎林市主要領導全程對接和跟蹤推進。
基層乾部齊心協力。王錕是虎林市經合局企業服務中心的一名普通乾部,2014年匯源現代牧場項目開工,王錕當時腳崴了,但他放棄休息,腳纏繃帶就上了工地,24小時駐廠服務。為了不誤工期,他帶領市政修路到第二天凌晨;為了保證施工用水,他頂著蚊蟲叮咬,協調打井……
普通百姓迎頭趕上。走在虎林整潔的街道上,能看到這裡的百姓臉上蕩漾著幸福和自信。虎林經合局局長王明華的一句話代表了虎林人的心聲:“我就是熱愛我的家鄉虎林”、“我自豪我是虎林人”,這是虎林人建設家鄉的原動力。
團結和諧穩定的領導班子,帶領廣大乾部群眾,認真執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實實在在抓,認認真真乾,成就了今天的“虎林現象”。
做好服務是發展的“金鑰匙”
不久前,上海光明集團、中糧集團、福娃集團、匯源集團等50多家企業高層匯聚虎林,談項目,謀合作,求共贏。
市長李志偉熱情洋溢的致辭引來陣陣掌聲,他說:“企業的正當需求就是對我們工作的要求”。
為企業的正當要求做好服務是虎林發展的金鑰匙。“服務就是生產力”,虎林市不僅秉承著這一理念,更將它物化成行動。服務源於實,建設共性發展環境。成立了企業服務投訴中心,重點項目全程代辦,中小項目派人領辦,幫助企業最短時間完成手續辦理。娃哈哈新上飲料深加工項目,不到3天就完成了全部注冊登記手續。開通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大力簡化審批程序,最大限度地方便企業,單項審批事項審批時限平均壓縮6.5天。
服務源於細,打造個性化發展環境。量體裁衣推出個性化服務套餐。匯源建設6000頭奶牛現代牧場,市領導掛帥成立專項推進組,入駐企業解決難題,僅用2個月就建成了5棟牛捨,2400頭奶牛順利進場,建設速度為匯源全國奶牛場布點之最。《虎林市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若乾政策》將20戶中小企業納入省級成長型企業目錄庫,組織市級領導和部門兩級包抓具有一定規模、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好的企業,扶持其擴規模、改技術、降成本、拓市場。
服務源於心,提供動態發展環境。貼近企業主動服務,從細節入手解決難題。溫州華陽包裝公司落戶時,經銷網絡還沒有延伸到黑龍江,產品一度滯銷。服務人員積極與省內各食品企業對接,幫助建立銷售網絡。虎林將每月1至20日定為“寧靜日”,除特殊情況外,未經批准,不許隨意到企業檢查、收費,做到了項目落地“零障礙”、服務管理“零距離”、企業生產“零乾擾”。
創新意識強有勇敢擔當
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虎林人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勇敢的擔當精神。
“虎林要有機場了!”這一喜訊在當地迅速傳開。然而,當初立項時也有人議論紛紛,地方小,又偏遠,航班客流在哪兒?對此,市委書記馮昕耐心解釋:機場的建設是戰略布局的需要,不要只考慮眼前的經濟利益,更要考慮長遠的發展。建設機場不僅提昇虎林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對經濟發展也將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
思想統一了,立刻轉換為行動的力量。如今,虎林機場被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納入《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納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盤,正在力爭2018年開工建設、2020年通航。
繼籌資8.75億元提前貫通國道丹阿公路虎林至虎頭段“旅游動脈”、“民生高速”後,今年3月,虎林市政府與俄羅斯伊曼市就烏蘇裡江跨境空中索道建設事宜在虎林深入洽談,目前該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這條索道的建設,將在“龍江絲路帶”上昇起一道“烏蘇裡彩虹”。
記者從哈爾濱去虎林采訪,乘坐具有虎林特色的“珍寶島號”旅游列車,夕發朝至。為了彌補端頭偏遠的區位劣勢,虎林自掏腰包,5月20日開通了哈爾濱到虎林旅游快客“珍寶島號”,行程由原來的14小時縮短至11小時。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一個城市也是有精神的。腳踏實地,敢闖善為,恰是虎林城市精神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