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就龍江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轉方式調結構是龍江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產業結構上要做好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文章。而無論是改造昇級傳統產業還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振興發展的根本是要靠創新引領。
近年來,龍江各條戰線圍繞創新發展這一理念做出了一系列有益嘗試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即日起,東北網將圍繞“農業聯合體探索發展新模式”、“新興產業形成新引擎”、“科技創新打造新動力”、“人纔聚合奠定高起點”、“孵化器孕育創新企業集群”等五方面推出系列報道,聚焦“龍江新字風景線”。
龍江新字風景線全媒體系列報道。
東北網9月27日訊(記者 孫英鑫)我省牽頭實施國家科技支橕計劃“高純石墨材料開發及其典型應用”項目,支持負極材料、石墨紙等一批深加工產品實現產業化。通過科技創新,到2018年,我省石墨烯產業鏈有望達到百億元。

大慶高新區高端裝備產業園。
多維時空科技有限公司自己研發的桌面級3D打印機雛形,隨著“吱吱”的聲音不斷響起,一個杯子的立體模型已經初具雛形。
匯宇科技成功研發履帶式管道全景視覺成像機器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馬晶和譚立英教授團隊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轉化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星地激光鏈路通信試驗”成果,具有帶動衛星激光通信產業形成千億元規模的潛力。
今年在新三板上市的黑河金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投資建設中俄黃金子糧食倉儲物流中心,建成後將成為我國第一個面向中俄,集糧食收儲、中轉、農資配送於一體的綜合性糧食物流園區,輻射我省北部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拉動中俄糧食進出口貿易。像金禾農業這樣在新三板掛牌的科技型企業,在今年我省深入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中新增13家……
近年來,我省圍繞“五大規劃”、“十大重點產業”和“龍江絲路帶”戰略部署,實施“科技創新八大行動計劃”和“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十二五”規劃成效顯著。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增量,提昇產業技術創新實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營造科技創新創業良好生態,為加快龍江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了堅實科技支橕。
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行動計劃,我省持續推動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累計開展成果專題對接活動1000多場次,推動科技成果省內落地轉化2485項,簽約額132.11億元,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金額連續四年突破百億元大關,比“十一五”期間增長167%。以企業技術需求為指南,產學研合作實施了773個省級科技項目,突破了“1000MW級核電主設備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等一批產業核心技術。
實施科技園區建設行動計劃,持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經過五年建設“動車組”效應凸顯,累計集聚中科院產業育成中心等國內外創新機構超過200個,哈爾濱高新區成為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纔基地。大慶高新區在全國106個國家級高新區中排名第21位,齊齊哈爾高新區“重型數控機床產業集群”成為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牡丹江和佳木斯2個省級高新區也加快發展,還建設了16個國家級科技產業基地。省醫學科學院和哈爾濱醫科大學入駐國家級哈爾濱利民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園區主營業務收入5年翻兩番,達到175億元,哈爾濱市獲批成為國家生物醫藥戰略新興產業試點城市。
企業是科技計劃項目的主體。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幾年,我省將以企業技術需求為指南組織實施一批省級重大研發項目。重點在鈦合金、石墨烯、鉬、焊接等新材料領域,機器人、燃氣輪機、3D打印等高端裝備制造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突破一批核心關鍵共性技術。針對定向育種、綠色種植、健康養殖、生態農業、智慧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及設備、智能機械等領域,開展區域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在節能環保、人口健康、資源環境、公共安全等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攻關。牽頭推進生物產業項目建設,組織謀劃好新項目,開展重點項目的督導和服務,依托北藥資源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
到2020年,我省力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7件,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達到150家,孵化企業達到6000家以上,新增2000家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科技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