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1日訊(記者 許諾)“不忘初心,持續前行,堅持夢想。”9月28日下午,在安達市舉辦的全省文化志願者向國慶獻禮文藝專場上,文化志願者們用歌聲唱出了自己的心願,用舞蹈演出了他們對黑土地的熱愛,他們發揮藝術專長,與左鄰右捨“結對子、種文化”,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讓人人都做文化要素,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務。
開場舞《盛世歡歌》演出現場。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演出現場安達市書法愛好者現場揮灑筆墨。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安達市文化歷史悠久,文化人纔輩出,先後被評為中國書法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深厚的人文積淀,彰顯出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自六十年代起至今,安達市的一大批文化工作者組織起了各類文藝文化隊伍。曾任安達京劇團副團長的郝德全培養了一批京劇愛好者,組織了民間劇團;作家篆刻家白雲起老先生堅持寫下一百萬字的安達百年文化歷史鉤沈,還帶領其他人共同研究完成了抗日長篇人物傳記《李海青傳》;安達市老宣傳工作者孫連福自退休後,參與書畫函授老年大學的創辦,普及安達書法藝術,吸引了大批熱愛書法藝術的群眾加入。他們每年堅持送書法進社區、進校園,免費開設文化講堂,傳播著書法技藝和書法文化。目前,安達市省級書法會員發展近40個,國家級會員達到16名。
安達市擁有老、中、青文化志願服務領軍人物三百人,在他們的帶領下,安達市形成了戲曲,器樂,文學創作,書法創作等近十餘個類別的文藝隊伍,他們培養了自己的文化特長,並成為了新生的文化志願者帶頭人。此外,作為安達市文廣新局、群藝館和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們,組織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和文化志願者同臺演出,共同編創文藝作品,每年原創的各類文藝作品近百個,在省市都獲得了出色的成績。他們利用露天開放場所,舉辦了廣場舞、健身舞、秧歌舞等豐富多彩的廣場系列文化活動。在2016年安達市舉辦的第五十屆運動會上,文化志願者們推出了原創大型系列文藝表演,現場二百餘名演員全部是文化志願者,演出效果震撼全場。文化志願者們利用節日開展文化活動,堅持舉辦群眾性春節文藝晚會十餘年,讓更多的百姓在文化精神上受益。他們帶動城市近萬名群眾直接受益,奮力推動文化服務走向繁榮。
近年來,安達市把強化文化基礎陣地建設作為工作重點,通過多種渠道整合各類資源,先後投資400多萬元建立了書院、畫院、書畫函授大學等多種文化平臺,修建了文化活動廣場等,全市23個社區全部建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一些街道社區設置了器樂、舞蹈及書畫活動室以及電子圖書室、志願者之家等,城鄉新建廣場近60處,新增閱報欄30多處,新安裝電子大屏10塊。建立了三家影院,秀英剪紙博物館,填補了歷史空白。這些文化活動的配套設施逐漸完善,也成為了文化志願者和百姓們活躍的主陣地。
目前,我省有超過36000名文化志願者,他們帶動了社會百萬人次參與各種文化活動,打造群眾文化品牌隊伍超千支。他們通過自己對文藝舞臺的熱愛,展示了“陽光、快樂、奉獻和擔當”黑土地風采,當他們被廣大群眾所喜聞樂道時,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社會文化效益時,文化志願者成為了黑龍江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成為這個城市最美的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