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12日訊 在哈市一曼街的一棟老筒子樓裡,記者見到了74歲的李煥雲,她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外套,左胸前“南崗區老年志願者”幾個金黃色的大字格外顯眼。此時,她手裡翻看著幾個月前剛剛簽署的“黑龍江省遺體(眼角膜)捐獻志願者登記表”。
“我的養女和老伴相繼離世後,一直由我照顧外孫。我現在就倆心願:一是捐贈遺體,奉獻醫療事業,另一個是希望有好心人能在我離開後幫我照顧孫子。”面對著記者,這位已經做過8次肺癌康復化療的老人認真地說著……

堅強的人
養女和老伴相繼離世
她和外孫相依為命11日,記者穿過筒子樓雜物堆積的樓道,來到李煥雲的家。她的家很狹窄,但乾淨整潔,就連堆放在一角的過期報紙和空礦泉水瓶都擺放得整整齊齊。面對著記者,李煥雲對往事娓娓道來。
四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李煥雲聽聞哈市某醫院有一個剛出生4天的女嬰被遺棄,李煥雲與家人商量後,收養了這個孩子,“孩子一點點長大,我們卻發現她有智力殘疾!”許多朋友勸她,孩子本不是親生的,脫離關系還來得及,“但我一看到孩子對我笑,我就心軟了。放棄這個孩子,我做不到,最後,女兒還是留在了身邊。”
“女兒長大後,經歷了一次失敗的感情,並生了孩子。外孫還不到兩歲時,女兒又意外離世,這對我打擊不小。除了照顧年幼的外孫,還要照顧患有半身不遂的老伴。日子變得難熬漫長,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堅強。”李煥雲說。
李煥雲的妹妹李環瑩告訴記者,身為妹妹,打心眼裡心疼姐姐,“她太累了,唯一的養女離世了,老伴也離世了,她還要照顧外孫,生活對她太不公平了。”

熱心的人
指揮交通 敬老院獻愛心
六年如一日參與志願服務李煥雲是個熱心腸,這一點在與李煥雲共同做了6年志願服務的隊友楊鳳桐那裡得到了印證,“冬天文明崗指揮交通,夏天敬老院裡包餃子,剪個福字送孤寡老人,她都得剪出七八個來挑出最好的,孰不知,李煥雲老大姐,也是個古稀老人了。”一件鮮紅的志願者隊服,從嶄新穿到微舊,李煥雲卻當成寶貝似的,要麼穿在身上,要麼熨燙得平平整整掛在屋內一角。
做志願的快樂讓李煥雲平復了女兒離世的遺憾,看著外孫一天天長大,李煥雲也覺得生活漸漸有了盼頭。但是,“老伴忽然病情惡化離世了,小外孫成了我相依為命的唯一親人”。經歷了女兒和老伴的相繼離世,李煥雲似乎開始看淡了生離死別,她決定為外孫而活。
感恩的人
無償捐贈遺體
希望外孫有人照顧2015年10月,李煥雲感覺肺部不適,到醫院檢查,最終竟然被確診為肺癌,“那時候一想起這個事情就哭啊,看著外孫剛初中畢業,以後的日子該咋過呢!一個月兩千元的退休金,吃藥、治療幾乎所剩無幾。”
外孫得知姥姥的病情後,決定放棄繼續讀高中,而是選擇技校,學一門手藝,“學的是汽車裝配專業,想讓姥姥減輕點壓力,等我畢業了,我也能賺錢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