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12日訊 10日是國慶長假歸來的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走貶,失守6.70關口。低至6.7008的報價,不僅僅是“8.11”匯改以來的最低,也是2010年9月以來的谷底。對此,記者多方走訪,為大家算算留學、海淘、旅游賬。
一年多花2萬多 家長急著換美元
每次匯率一變化,留學生及其父母是最敏感的。人民幣貶值意味著一夜之間要多花好多錢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此次人民幣匯率急跌,讓兌換美元的家長也比平時多了很多。
冰城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同期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6.2左右,現在突破6.7了,同樣是兌換1萬美元,今年就要比去年多花5千元人民幣左右。冰城市民趙先生的女兒在美國留學三年了,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孩子在美國一年的學費是2萬多美元,加上生活費一共在5萬美元左右,按最新匯率價格計算,需要33萬多元,比去年多花2萬多元。”
海淘族清空購物車轉戰專櫃
從境外海淘的商品價格一般會比國內專櫃便宜三至五成左右,這也令不少海淘族不惜捨近求遠。但人民幣貶值也愁壞了“剁手族”,看著美元一天天地漲,已經默默刪除了購物車裡的東西。
“我本打算在美國的購物網站上買一套護膚品,但一看價格再乘以匯率,跟專櫃搞活動時也差不了太多,專櫃還可以要很多贈品。我還是在專櫃買吧。”冰城市民陳女士說。
而且,不少做海外代購的商家也感受到了價格上漲導致的訂單減少。做美國代購的冰城市民崔女士說,“今天還有個買家詢完價後嫌我賣得貴,說她去年買得比這便宜,可匯率不一樣了,再按去年的價賣我就賠了。”
旅游族淡季價格卻沒降 建議去日歐
對普通市民來說,人民幣貶值影響最大的大概就是出國旅游了。人民幣貶值,讓部分旅行社為了攤薄成本,提高境外游的報價,尤其是去往美國的線路。而在境外購買化妝品、名包、名表的游客,也不得不多掏腰包了。
對此,據不少冰城旅行社人士介紹,10月中下旬本是出國旅行的淡季,但是由於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價格卻並沒有下降。建議旅游可以選擇去歐洲、日本等不花美元的國家比較合適。
名詞解釋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即期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銀行掛牌匯價的最重要參考指標。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