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4日訊 黑河市孫吳縣始終堅持“生態興林、產業富林”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沙棘、食用菌、北藥等特色產業,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形成了增生態、增效益、增活力的良性發展態勢。
鞏固沙棘及漿果產業。這個縣經過近18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了沙棘種苗繁育、原料生產、技術研發和加工銷售四大基地,年均綜合產值5000萬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企業+基地”的產業化發展格局。目前,沙棘苗木年產能達到1200萬株,其中年產深秋紅30萬株。建成沙棘園式化管護面積4萬畝,3000畝沙棘林進入盛果期,鮮果產量近千噸。長樂山公司年加工沙棘果能力5000噸,生產銷售沙棘飲品和保健品兩大系列十餘個品種,獲批了沙棘鮮果及飲品出口權。組建了特色產業研究中心,與俄羅斯西伯利亞研究所、中國林科院、省農科院和東北農大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支橕了沙棘產業健康發展。該縣還與市中俄科技園區合作,建成了藍靛果忍冬基地1萬畝,推動了漿果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擴大食用菌及山野特產業。積極學習東寧黑木耳產業發展經驗,充分依托森林撫育剩餘物,采取工廠化育菌、露天規模化栽培、棚室化栽培等技術,推動傳統食用菌產業技改昇級。建成9個現代化黑木耳菌包生產基地,去年培育黑木耳菌包1550萬袋,實現產值4600餘萬元。其中,與中國林科院合作培育的黃酮木耳中黃酮含量是普通黑木耳的1.8倍,售價達到88元/斤,產品供不應求。同時,結合黑木耳和山產品收儲工作,推進了山野產品綜合加工和儲銷基地建設,年集散量5萬噸以上,初步形成了全省東北部山產品集散與交易中心。
培育北藥產業。借鑒安徽亳州、遼寧桓仁等地發展北藥經濟先進經驗,成功引入了天津新內田、遼寧桓仁、吉林茂川、亳州意大等北藥種植企業入駐,推動白芍、蒼術、黃?等北藥產業蓬勃發展。建成北藥營銷網站,栽植北藥1.4萬畝,年可銷售野生和地產北藥1200餘噸,實現產值4000餘萬元。
壯大苗木產業。充分發揮各林場職工的育苗技術優勢,建成民營苗圃112個,種苗產量達到2.04億株,年出圃商品苗8000餘萬株,遠銷黑吉遼和國內西部地區,實現產值4000餘萬元。同時,積極培育本地人纔,建成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的群山朝陽藍莓苗木繁育基地,去年生產美登、北藍等四個藍莓苗木品種150萬株,實現苗木銷售收入450餘萬元。
探索發展林下養殖業。充分發揮冷涼型氣候優勢及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生產優勢,鞏固和擴大了鹿、貉、森林豬等寒地高效養殖產業,建成腰屯北山、紅旗建設等標准化森林養殖場3個。借助林業管護站地處深山優勢,充分利用疏林地和沙棘林,養殖森林雞、大鵝20萬只,形成了規模化發展態勢。打造生態旅游業。以“勝山要塞”國家級森林公園為重點,加大森林旅游景區建設力度。累計投資2600餘萬元,完成勝山要塞和平廣場、特倉陣地、軍人會館等景點建設,促進了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