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科技創新助推『油頭化尾』闖市場
2016-10-17 07:37:1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那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為大慶華科股份有限公司廠區。王志強 攝

  黑龍江日報10月17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調研時指出,要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石油精深加工,推動“油城”發展轉型。總書記為正處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關鍵時期的大慶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日前,“金秋走龍江”采訪團走進大慶市,探尋處於“化尾”的石化產業如何找准市場需求,實現轉型昇級。

  大慶華科股份有限公司是成立於1998年的化工企業,處於“化尾”的最末端。總經理曾志軍介紹,該企業主要產品有:C9石油樹脂、C5石油樹脂、間戊二烯石油樹脂、氫化石油樹脂等8類25個品種77個牌號產品,年銷售產品總量超過20萬噸。市場遍及全國,乙?、石油樹脂、雙環戊二烯等產品出口到歐洲、東南亞、北美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說,生產這些化工產品所用的原料,過去只能用來制造燃料油。華科下了大力氣自主研發裝置和工藝,將這些原料進一步開發,大大提昇了附加值。

  大慶三聚能源淨化有限公司則是為做強石化產業而生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2013年開工建設,2013年12月初進行試生產。副總經理張志宏介紹說,該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兩類苯乙烯和新戊二醇,這兩者均是我國化工市場需要大量進口的產品。其中苯乙烯生產能力達到每年3萬噸,雖然較之國內市場300萬噸的進口量顯得杯水車薪,但該公司采用的是北京石油化工科學院的提純工藝技術,即用“物理法”生產苯乙烯。具有流程短、能耗小、成本低、純度高的特點,純度達99.8%。而該公司另一個拳頭產品新戊二醇,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紡織、醫藥、涂料、農藥、塑料和石油等領域,其衍生物可作香料、藥物、阻燃劑、航空潤滑劑、增塑劑、油墨和絕緣材料等,目前主要用於制造無油醇酸樹脂,特別是不飽和聚酯粉末涂料。其生產裝置是國內第一套加氫法生產新戊二醇的生產裝置,年生產能力最高可達3萬噸,目前我國每年淨進口新戊二醇十幾噸,這個產量已十分可觀。加氫法生產新戊二醇除具有收率高、品質好、副產品少、成本低等特點,其生產還依托於大慶石化上游產業鏈產生的異丁醛等原料和水電氣公用工程供應,創建了大型央企與民企合作的典范,對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金秋走龍江—中省直主要媒體集中采訪報道活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