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首個飛機拆解基地彌補航空產業短板
2016-10-17 08:33:0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邢漢夫陳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17日訊 塔吊林立、拉運建築材料車輛來回穿梭。作為哈市的重點產業項目,飛機拆解基地正在加速施工,幾個月前還是平地的區域,如今已經完成了綜合樓、航材庫、動力站的主體工程建設,近8萬平方米停機坪也已竣工,飛機拆解庫主體工程正在進行混凝土澆築。據了解,該項目投用後,將填補我國航空產業的空白,從而建立具有獨立自主權的舊飛機後期處置工業體系。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道裡區太平國際機場南側的太平鎮飛機拆解基地,一處大型鋼結構建築正在建設中。『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廠房就是飛機拆解庫,這裡可以至少容納三架A320型客機的拆解作業。』中國飛機拆解基地項目組組長李育澤告訴記者。他介紹,購買的老舊飛機在機場降落後,將牽引進入廠區待拆,依據每架飛機的不同技術狀況制定拆解方案,進入生產車間拆解的飛機一般按照優先拆解發動機、導航、起落架等高價值部件,再拆解其他部件的順序進行作業,項目投產後,預計年拆解飛機20架,同時基地也將依據市場情況適時增加產能。

  據專業人士說,飛機拆解基地最好位於乾燥地區,常年平均濕度不超過20℃,而哈市的地理環境無疑給拆解工作帶來了難題。對此,項目經理王鵬告訴記者,『哈市存在平均濕度超過標准、冬季無法室外作業的先天不足,為此我們通過建設恆溫恆濕的航材倉儲庫房和配備保暖設施進行了化解。』

  隨著我國航空運輸業的高速發展,如何處置舊飛機退役的問題日益突現。『由於我國沒有專業化的拆機基地,退役飛機的拆解處置已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為此,我們必須打破長久以來被壟斷的拆機市場,建立獨立自主、面向全球的拆機產業基地,彌補航空產業的短板。』李育澤說,飛機拆解產業屬循環經濟性質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是我國航空工業和運輸業高速發展迫切需填補的項目,在我國乃至亞洲尚屬空白。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基地總佔地面積299149.6平方米,包括飛機拆解機庫、飛機零部件庫房、特種車庫、綜合樓、動力站、特殊品存放庫和門房、機坪等。依托飛機拆解基地,今後還將在廠區外投資建設航空博物館、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基地、航空主題公園等項目。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