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 進入10月,接踵而至的冷空氣頻繁侵擾黑龍江,氣象專家表示,隨著冷空氣勢力的進一步加強,周二夜間起到周三白天,哈市有陣雨,雖然過程雨量不大,但市區氣溫將下降6-8℃。氣溫起伏變化大,各類心血管、腸胃、呼吸道等疾病也進入了高發期。如何通過“衣”“食”“住”“行”四方面的調理從而達到健康養生、預防疾病的作用,學問還是很多的。

衣:“外厚”“內薄”“多層”穿衣保暖同時預防感冒
氣溫起伏變化很大,容易引發各類心血管、腸胃、呼吸道等疾病,所以我們最好遵循“外厚內薄多層”的穿衣方法,從而做到健康保暖。
“外厚”,是指最外面的外套最好穿羽絨服、棉服等保暖較好的衣服,從而在大風降溫天氣來臨時,外衣不會一打就透,御寒效果好。
“內薄”,是指穿在外套裡面的衣服最好薄厚適中,纔能不熱不冷,舒服過冬。這是因為冬天的時候,人們大多數時間待在有空調、暖氣或者其他供暖設備的室內,比較溫暖,如果外套裡面的衣服太厚,會感覺燥熱,從而出汗,外出被冷風一吹,反而更容易引發傷風感冒,所以裡面的衣服薄厚適中,更利於保暖御寒。
“多層”,是指可以在外套裡面多穿幾層,可以采用毛衣、襯衫、短袖等多層重疊法穿衣,冷的時候多穿一件,熱的時候脫掉一件,這樣就可避免冷熱兩種傷風,給身體健康上了雙重保險。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食:多吃兔肉和根莖類蔬菜有助御寒

進入冬季,寒冷的天氣日益增多,應該多增加熱量的攝入,多吃一些兔肉和根莖類蔬菜有利於抵抗寒冷。
兔肉性味甘涼,能補身益氣、涼血解毒。兔肉的脂肪含量低,肉質細嫩,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是肉類中最低的,對冠心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這些老年人群眾的多發病有相當好處。
根莖類蔬菜藕、胡蘿卜、百合、山芋、大白菜等含有豐富的無機鹽,不妨與其他食品摻雜食用。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住:室內溫度27℃以下最利保暖

冬天戶外氣溫較低,比較寒冷,但由於室內有空調、暖氣和其他取暖設備采暖,室內外溫差往往較大,進出室內外時冷熱交替將更容易引發傷風感冒、心腦血管和冠心病等各類疾病的爆發,不利身體健康。
建議人們在室內取暖時,溫度不宜過高,以18~27℃為宜,這樣室內外的溫差基本會保持在10℃以下,即便是較為頻繁地穿梭於室內室外之間,患傷風感冒的幾率也會大大減小。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行:晨練上班適當增減衣物
冬天早晚氣溫較低,晝夜溫差較大,無論是晨練還是上班,人們外出時都需要根據天氣適當的增減衣服。尤其是喜歡早起鍛煉的人們,更需要每天及時關注天氣預報,為明天的穿衣保暖做好准備。這主要是因為早晨的氣溫一般是一天中最低的,若迫不及待地早起外出鍛煉,非常容易引發感冒傷風等上呼吸道的疾病,甚至引起慢性的心腦血管疾病爆發,從而危及生命。
此外老年人忌做劇烈運動。在冬季選擇鍛煉項目時,應選擇慢跑、氣功、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運動量不大的項目,鍛煉身體的同時更加有利於身體健康。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