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只帶600元仨90後在哈俄羅斯留學生 30天窮游23座城市
2016-10-23 08:05:37 來源:生活報  作者:陳媛 王曉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0月23日訊 三個簡單的背包,一把吉他。從7月4日到8月4日,三個90後俄羅斯小伙,黑大留學生,為了解中國文化,背著行囊,從哈爾濱出發,用一個月的時間,行程幾十萬公裡,走遍沈陽、北京、青島、洛陽、西安、重慶、成都、天津等23座城市。他們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最遠到達大西南的昆陽;他們僅帶了600元上路,用窮游的方式追逐夢想。這是他們人生的第一次“歷練”:在公園裡睡睡袋半夜被雨淋,三四天吃不上一頓像樣的飯,一碗泡面就是美餐……但他們說,旅行帶給他太多美好的感受和驚喜,“每天睜開眼迎接挑戰,在路上隨時交到新朋友,那這種感覺挺好……”

  看到老鄉窮游仨留學生決定效仿

  1990年出生的艾特和1992年出生的丹尼斯原來都是黑大的俄羅斯留學生。他倆一個研究生畢業,一個本科畢業,現在都在哈爾濱工作。1994年出生的熱尼亞現在還在黑大讀書。三個人都喜歡音樂,同在黑大時期成立了一個“夢露樂隊”,一有空就一起彈琴、玩吉他和貝司。

  7月初的一天,熱尼亞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剛到廣州讀書的同鄉曬窮游經歷,這讓熱尼亞羡慕中有幾分不服。“他纔到中國仨月,都不能用漢語交流

  就敢獨自窮游?我到中國都好幾年了,漢語溝通沒問題,我更有資格(窮游)呀!我不是一直渴望去各地看看,了解一下中國文化嗎,路費不夠,拿上吉他一路唱歌賺路費,難題不就解決了嗎?”熱尼亞打算窮游的想法立刻

  得到了樂隊哥們艾特、丹尼斯的支持,三個人說乾就乾,當晚就在網上購買了背包、睡袋、雨衣。

  帶600元上路熱心人的幫助讓他們頻頻感動

  7月4日,一共僅帶600元的三個人出發了。“想了解中國文化,北京是一定要去的地方”,可600元根本不夠三個人的火車票錢,於是他們想到了搭順風車。那天早上7點,他們來到哈爾濱的出城口,做出搭順風車的手勢,不一會兒,一位大貨車司機就把車停下來問道:“想乾啥?”他們回答道:“沒錢旅游,想搭車。”“我去沈陽,上來吧!”旗開得勝,一分錢沒花他們到達了沈陽。當天晚上,他們買了去北京的火車票,並在第二天早上到達了北京。

  “不到長城非好漢”,下了火車,他們直奔八達嶺長城。抱著吉他,在長城上大聲歡唱,他們很興奮。但是,當天也花光了他們的600元錢。身無分文的他們在路上遇到兩位好心的山東人,把他們拉到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還請他們吃了大餐。後來,他們靠徒步、搭車等方式到達了威海、青島,之後三個人准備南下去上海,但天氣預報預測上海將迎來臺風,一個好心人建議他們去洛陽、西安,說那裡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於是三個人果斷調整了行程。

  艾特說,他們這一路能堅持下來,多虧了好心的中國朋友,不僅可以搭到順風車,還有人幫助他們解決食宿問題,即使在中國農村,臨走時村裡人也會給他們帶上一些吃的,甚至給他們錢,這些都讓他們感動不已。

  成都最艱難但餓肚子也要看熊貓

  說起這次旅行的艱苦,他們說最難忘的是成都之行。當時丹尼斯因事提前回哈,只有艾特和熱尼亞兩個人繼續窮游。因為持戶照在中國旅行,住旅館要在24小時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送住宿登記表,能報送住宿登記表的都是三星以上的大賓館,這些賓館的住宿費至少每人每日二百元以上,這是他們窮游之旅根本支付不起的,所以找不到可以投宿的地方,晚上他們只能躺在睡袋裡。在成都的街頭,一入夜小蛟、蚊子亂飛,根本睡不好。更要命的是,在成都第一天傍晚就下起了雨,他們渾身濕透,連換洗的衣服都沒有。情急之下,他們跑到附近的一家醫院,一名保安得知情況後,把自己的乾衣服借給他們穿,並領他們到水房洗了衣服,知道他們沒地方住宿,還把自己的宿捨讓給他們休息。

  那些天成都連日雨,他們無法靠街頭唱歌獲得收入,倆人兜裡只有150元錢,但他們覺得到成都一定要去看看中國的國寶熊貓,所以雖然動物園的門票每人要70元他們還是去了。“只要能完成心願,餓肚子也值了。”

  感覺青島賺錢最容易攀枝花人情味最濃

  聊起對各城市的印象,艾特和熱尼亞說青島賺錢最容易,攀枝花人情味最濃。他們說自己唱歌賺路費,每次都是用個白色牛仔帽裝錢,只要帽子裝滿錢,他們就收起帽子。在青島時,他們在音樂廣場一個小時不到就收入了670多元,是旅途中收入最豐厚的一天。而在攀枝花街頭表演時,一個18歲的大男孩告訴他們,“我沒有錢,但我可以幫你們解決吃和住的問題。”說完就把兩人領回了家。大男孩的母親給他們蒸了包子。“之前三四天,我們都沒有吃上一頓像樣的飯,一碗泡面就是美餐了。男孩媽媽給我們包了包子,她做的包子實在太好吃了,我們不知道吃了多少個,只記得最後都吃不動了纔停下來……”艾特有些不好意思地介紹道。

  艾特和熱尼亞說他們對昆明的印象也很好,那裡很美,可遺憾的是,因為艾特的戶照快到期了,從昆明到天津補完護照,他們就直接回了哈爾濱。

  三個年輕人對這次窮游明顯有意猶未盡之感。“雖然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吃不好,睡不好,洗漱大多是用公共廁所的涼水,可我們也奢侈地被大家宴請過,嘗過各地的特色小吃,交了上百位中國朋友,還用錄相機記錄下了我們的旅游經歷,感受著不同的生活體驗……”熱尼亞一邊介紹一邊打開手機,給記者看他們和中國朋友的合影。

  三人都表示,這樣的窮游他們還會繼續,“一個月太短了,有機會我們要游六個月。”艾特說地點他們都想好了,先去上海,沒能去看看中國的經濟中心,他們一直覺得遺憾;他們還想去青海、西藏了解那裡的風土人情。

  記得有人說過,真正的旅行就該是流浪式的,隨遇而安。三個90後俄羅斯留學生無疑用窮游的方式,領略著博大中國的魅力。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