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全產業鏈條 走精深加工之路
走訪企業看食品產業發展新趨勢
黑龍江日報10月23日訊 我省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各類農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但長期以來農產品叫好價不高,量大不掙錢,很多產品都是“原字號”輸出,這些一直是農業發展昇級面臨的難題。在農產品食品加工領域,通過全產業鏈建設,把一個項目擴展成完整的產業鏈,做精深加工,提昇產品附加值,成為我省地方食品產業騰飛的關鍵。近日,記者隨省委宣傳部組織的中省直媒體“金秋走龍江”采訪團走進齊齊哈爾克山縣、黑河北安市等地,親身感受全產業鏈建設為當地帶來了哪些變化。

北安市一家食品公司生產車間內忙碌的場景。
在有著中國馬鈴薯之鄉美譽的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鳳玉接受采訪時說,他們今年合作社提前調整,大幅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之所以敢於向馬鈴薯“進軍”,是得益於全產業鏈建設中馬鈴薯加工企業的蓬勃發展。黑龍江華彩薯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利彬介紹說,華彩薯業所用的原料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的彩色馬鈴薯。該公司研發的花青素保留技術在市場上獨樹一幟,也是全國唯一一家彩色馬鈴薯精深加工企業。廠址設在克山就是看好了這裡的生產能力,與合作社訂單生產,然後在克山就地加工生產,不久後消費者就能購買到該公司生產的彩色馬鈴薯片。
如果說薯業全產業鏈落戶克山是看重克山的傳統優勢,一大批全產業鏈項目落戶北安則是看重其位於齊齊哈爾、綏化、伊春、黑河四地的中心地帶,而且位於我國內地通往俄羅斯及東歐國家旅貿大通道上的區位優勢。在北安象嶼金谷科技生化有限公司,記者看到的是工程建設大奮戰的場面。技術總監李洪波介紹說,倉儲物流項目已於去年完成,即將投產的總投資16億元的玉米深加工項目,將填補黑河地區玉米產業鏈深加工的空白。接下來還有總投資5億元非轉基因大豆深加工項目,生產改性大豆濃縮蛋白、大豆脫脂蛋白、大豆油以及豆粕、大豆糖蜜、大豆磷脂、胚芽粉、胚芽油等一系列產品。北安宏維農業是北安全產業鏈項目另一家“巨無霸”,總經理郝立文介紹,其所轄項目與當地100多個合作社建立合作關系。
其中大豆分離蛋白及系列產品項目總投資10億元,生產大豆分離蛋白、組織蛋白、一級大豆油、大豆飲料及調味品等,項目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利稅3.3億元。
在一擲千金的大項目之外,依托本地資源穩步發展並向全產業鏈進軍的本地企業,同樣吸引著投資者與合作者的目光。北安華昇食品有限公司,前身是一個年產量不足1000噸的速凍食品加工企業,因其綠色食品的優良品質產品遠銷我國臺灣省及日本等地。優異的市場表現,吸引到2.3億元的總投資,其綠色有機蔬菜基地全部由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形成“基地+新型經營主體+龍頭企業”的綠色食品生產模式,帶動了北安現代農業的發展。從事肉制品生產的黑龍江省佳匯食品有限公司,也追加投資建設集養殖、屠宰、加工為一體的畜牧業全產業鏈項目。負責人陳長雷介紹,項目全部完成後,該企業將擁有年出欄15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和豆制品深加工車間、化驗檢測中心及2條屠宰加工生產線。項目達產後年產各種肉類灌制和熏醬食品8000噸、豆制品3000噸,可實現產值3億元、利稅5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