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藍莓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藍莓企業從最初的9家發展到現在的20多家,產品從6大類116個品種發展到10大類230個品種。圖為藍莓飲料車間。

大興安嶺積極發展北藥產業,利用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科學的生產方式生產中藥及新特藥產業。圖為林業職工准備收獲靈芝。
黑龍江日報10月24日訊 陣陣秋風之後,大興安嶺的草黃了,楓葉紅了。這個位於祖國北極、以林為主的地區,讓人感受到的是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安定繁榮的一番景象。
從2014年國家下達“禁伐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以來,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大興安嶺承受住了停止采伐、主產品市場萎縮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創新發展“六大產業”,深入實施“三大工程”,著力營造“兩大環境”,抓改革、保生態,努力促進林區經濟轉型發展,不僅守住了生態紅線,林區經濟也開始快速回暖。
數字折射出生動的態勢:2015年,大興安嶺地區在省對市地主要責任指標考核中進入優秀檔次,廉政建設考評綜合得分列全省第四名。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6%,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在全省7個資源型城市中,成為經濟回暖較快的市地之一。
這一切靠的是“解放思想,真抓實乾。”
“六大產業”激發轉型動力
冒著零星的雪花,記者走進漠河縣工業園區,寬闊的場地上機聲隆隆,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
工業園區內,大興安嶺引進的水經濟大項目——農夫山泉礦泉水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農夫山泉漠河天然飲用水項目總投資5億元,一期項目佔地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目前,省國土廳已為農夫山泉配置了2個礦泉水探礦權,並已簽訂了探礦權轉讓合同。
“水經濟”是大興安嶺著力發展的“六大產業”之一。
全面停伐後,為實現轉型發展,大興安嶺地區在全面摸清旅游資源、林下資源、礦產資源等各類資源家底的基礎上,確立了創新發展生態旅游業、森林生態食品業、生物醫藥業、森林碳匯業、水經濟和綠色礦業、文化產業“六大產業”,深入實施生態建設、民生改善、基層組織提昇“三大工程”,著力營造經濟發展和政治生態“兩大環境”,守住生態紅線,抓住轉型主線,兜住民生底線的工作思路,力爭盡快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轉型發展之路。
為推動“六大產業”發展,大興安嶺積極推進專業招商,成功引進了農夫山泉礦泉水、中捷集團百萬頭森林豬養殖加工和藍源資本30萬畝能源草一體化現代農業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去年以來,重點推進產業項目44個,完成投資10.1億元,有16個項目建成投產。聘請了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林區生物醫藥業高級顧問,林格貝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加格達奇林業局寒溫帶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被確定為國家級示范基地。總投資70.3億元的岔路口鉬鉛鋅多金屬礦項目,探明鉬金屬量246萬噸,已成為世界儲量最大的單體鉬礦,累計完成投資16.8億元。總投資149億元的塔林西水利樞紐工程規劃方案已經專家組實地考察同意,並提交水利部審查報批。與嶗山礦泉水和哈鐵分局達成共同開發大興安嶺地區礦泉水協議。圖強林業局碳匯造林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備案,並獲得全國首單林業碳匯質押貸款。
據統計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六大產業”增加值增長17.7%,拉動GDP增長3.1個百分點,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十破十立”打開發展通道
大興安嶺曾經書寫過輝煌的篇章。但作為以林為主的地區,受退出計劃經濟時間較晚、木材生產時間較長、國家政策支持較大等因素影響,思想不解放問題較為突出,已經成為阻礙轉型發展的“攔路虎”和“絆腳石”。
為落實好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切實打開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今年7月,大興安嶺審時度勢,在全區開展“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轉型發展”主題教育活動。要求各級領導乾部發揮表率作用,緊緊圍繞“查思想、補短板、促轉型”組織開展系列專題研討,主動把自己擺進去,帶頭查找問題、剖析反思、改進提高。
為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他們要求主題教育活動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領導帶頭,切實做好“十破”、“十立”兩篇大文章。即破除計劃經濟思維,樹立市場意識;破除畏難等靠情緒,樹立進取意識;破除大而化之習慣,樹立工匠意識;破除避事怕事心理,樹立擔當意識;破除官本位思想,樹立公僕意識;破除因循守舊思想,樹立創新意識;破除盲目樂觀心理,樹立機遇意識;破除急功近利心態,樹立奉獻意識;破除投機取巧思想,樹立誠信意識;破除人治思維,樹立法治意識。
地委專門成立了“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轉型發展”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明確分工迅速行動,工作人員制定下發了推進表、考評表,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也紛紛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均由黨委一把手牽頭負責,對接各項工作,很快全區掀起了“人人關注解放思想,個個助力轉型發展”的熱潮。
這幾年受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大石林、大濕地以及神秘的史前岩畫的吸引,來大興安嶺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據統計,2015年全區旅游接待人數達40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0多億元。今年1至8月,共接待旅客354.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4.3億元,分別增長19.5%、22%。旅游業的昇溫,帶動了餐飲、賓館、出租車、根雕根藝、田園瓜果采摘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呈現出一業興、百業旺的喜人景象,打開了經濟轉型的“綠色突圍”。
為加快推進旅游業的發展,他們樹立進取意識,地委行署專門組織地區各有關單位和縣區林業局的主要領導前往旅游景區參觀考察旅游產業發展情況,並現場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全區旅游產業推進會,明確了下一步大興安嶺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脈絡,使旅游產業迎來了“跑步”發展的好時期。
新林林業局宏圖三支線第二管護外站位於林呼公路深處,轄地域交通、自然景觀、幽靜致遠之優勢。管護隊職工白金保和妻子郝秀萍生活工作在這裡,往年夫妻倆養殖森林雞出欄後只會以每只100元的價格出售,這樣的經營方式每只雞利潤也就是50元左右。而今年夫妻倆養殖了1500餘只森林雞,並在管護外站開辦了“笨雞地鍋燉”生意,再加上酒水、小菜,面向過往的游客辦起了“特色美食”業,夫妻倆的經營效益較以往倍增。這是林區在推動乾部職工解放思想、加快創業致富步伐的一個縮影。
身體力行走基層接地氣
為了真正讓黨員乾部、職工群眾的思想走入時代,與時代同步,大興安嶺解放思想聚焦在深化區情認識,明確優勢短板上,以轉型為主題,各級黨組織組織開展座談會、研討會、交流會,一個個思想共識在達成,一個個發展理念在形成。
“以前辦稅跑完國稅跑地稅,現在只要在一個窗口就能同時辦理國、地稅兩家業務,省了不少事!”這讓剛剛在大興安嶺行政服務中心辦完業務的趙先生很是高興。年初以來,他們采取專項巡查和重點排查相結合的辦法,對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整治。查處破壞經濟發展環境案件15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4人,誡勉談話1人,有效消除了服務意識淡薄、工作紀律松弛、辦事勒卡索要、落實政策“中梗阻”等頑疾,形成了謀事乾事成事的新局面。
地林直機關事業單位和中介機構的公共服務事項經過梳理和簡化優化,截至目前,72個單位中已有51個單位報送公共服務事項232個,砍掉不必要證明60個,砍掉不必要手續60個。
萬事勤為先。大興安嶺各級領導身體力行,深入基層和企業,盯牢重點項目、民生項目,進行現場辦公,及時解決難題,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在旅游基礎設施、礦泉水項目建設、養殖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經常會看到他們的身影:對自己分管的項目進行督查,讓擬建項目加快開工、在建項目加快進度、竣工項目加快投運,不斷掀起建設熱潮。在各級領導的帶動下,一股勤政為民之風撲面而來。
如今,大興安嶺地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氣息越來越濃。項目建設工地機聲轟鳴;工商、稅務、公安、民政、資源等多個部門紛紛曬權;研究綠色食品開發、交流養殖技術、洽談招商項目、發展生態旅游、制定脫貧計劃……
一些外來游客說,現在,大興安嶺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野生動物明顯增多。在林區穿行,時常會看到成群的野兔、?子、野豬等動物。
停伐兩年多來,大興安嶺活立木總蓄積每年增加1000多萬立方米。目前,森林面積達到684.1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5.8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1.91%,比停伐前分別增加和提高了0.4萬公頃、2200萬立方米和0.05個百分點,空氣中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4萬個左右,成為國家首批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
透過一組組跳動的數字,看到了堅守在這片高寒凍土上的大興安嶺人,狠抓落實的腳步,乾事創業的激情,攻堅克難的本領。這是解放思想的“領航標”驅動了林區轉型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