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棱『綠色客廳』惠民生
2016-10-25 09:49: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安雅心 程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25日訊 進入十月,北國秋天涼意漸濃,然而綏棱縣73歲的賈金政老人依舊每日早早地來到東北湖公園,走走停停,且行且看,一呆就是小半天兒。從綏棱縣靠山小學退休後,到公園或植物園遛彎成了賈老每日的必修課:“綏棱縣城不大,但建得挺用心,每天早上走在園林中心曠神怡,讓我總是忍不住多呆一會兒。”

  在綏棱,和賈金政一樣喜歡在戶外流連的百姓不在少數。綏棱把城市建設和旅游產業綜合開發有機結合,重點經營城市廣場和公園,給市民打造“綠色客廳”,大旅游產業建設從打造“小富美”縣城入手拉開序幕。春有百花秋霜葉,夏聞鳥啼冬踏雪。人們陶醉園林中,樂得返自然。

  建園拓綠生態立縣

  賈大爺每天必去的綏棱縣東北湖公園,10多年前還是一處垃圾場。幾年前,比鄰公園的老縣醫院異地新建,倒出4公頃建設用地被該縣毫不猶豫地劃給了公園。經過綏棱數屆政府接力式的精心打造,現在的東北湖公園成了全縣設施最完善,人文景觀最多的主題文化公園。園中樹木參天,湖光瀲灩,湖畔百花競香成了公園的生動寫照。

  與東北湖公園同樣經歷“大變身”的還有怡馨園。這個佔地面積6800平方米、累計投資達76萬元的微縮公園最初只是幾間破舊的民房,如今卻成了附近居民休閑娛樂的最佳去處。

  緊緊圍繞“生態立縣”的原則,綏棱縣以打造生態園林化、風格特色化、宜居現代化城鎮為目標,以自然、生態、休閑、文化、健身為主題,以綠化為切入點,一座座高標准建設的公園、廣場拔地而起。建設過程中,為了盡可能地讓綠、還綠、造綠,堤坡上會“不和諧”地長出一個“包”,小路會變得曲曲繞繞,草坪上會多出大小不一的石板,為的就是躲開或留住一株樹,一片綠。綏棱縣城建處副書記付榮慶告訴記者,東北湖公園內喬灌木總量8萬多株,品種60多個,基本包含了東北能夠存活的所有樹種。

  寓教於樂別有洞天

  “十一”小長假第三天,家在龍科花園居住的張桂芳一大早就來到植物園,直奔小游園——夢棲湖。夢棲湖位於植物園中,前身是一個經營性魚塘,今年初,魚塘收回後,這個縣沒有繼續發包,而是投資150萬元,打造園中園。

  走進夢棲湖,記者看到元寶形狀的湖泊已經建成,湖西一方巨石,龍飛鳳舞書寫著“上善若水”四個大字,湖東一角,對應是一方書有“夢棲湖”三個大字的立石,湖畔本色的木質棧道,散發著新木的清香,張桂芳用手輕叩護欄,自言自語地說著什麼,記者走上前去,張桂芳打開話匣子:“這個小游園建得太精致了,我把圖片發到朋友圈,我在外地的同學都不敢相信,綏棱現在變得這麼美。”

  植物園全稱綏棱縣植物觀賞園,佔地面積37公頃,是以旅游觀光、休閑健身、教育科普為功能定位的大型綜合性生態公園。自2013年建成以來,已累計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建有仿生動物園、微縮長城、百花園等主題小游園,今年又在園內新建夢棲湖等8個主題功能區,走進園中,移步換景,別有洞天。

  園中有景,景中有園,不僅植物園如此,東北湖公園的怡情區、環湖景區、兒童娛樂區和休閑區四大功能區,每一個都相對獨立,又渾然一體。

  “祛疤”變“美顏”百姓笑開顏

  在綏棱縣城南,有一條被附近居民稱為“南溝子”的季節性河流,平時污水橫流,一到汛期則大水漫堤,高空俯矙,似乎是留在大地臉上的一道“傷疤”。為了治理“南溝子”,該縣投資1500萬元打造滴水公園,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已於今年4月啟動,佔地7.5萬平方米,分為湖體工程、環湖道路工程、公園綠化工程及圍湖景觀景點工程四個部分。

  記者來到滴水公園建設現場時,已經是午飯時分,但見大型機械旁,工人們席地而坐正在吃盒飯,城建處副主任陳彬說,為了讓公園早日與百姓見面,工人們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

  工地旁,巨型效果圖赫然樹立,4個大小不一的湖泊形斷意連,湖中有島,湖畔有廣場,廣場上花團錦簇,一汪碧水抱青天,滿眼紅翠鎖玉欄,我們似乎能看到男女老少流連園中時臉上展現的笑顏。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