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我省科考隊員將出征第33次南極科考 新兵老將搭檔
2016-10-26 07:26:49 來源:生活報  作者:焦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0月26日訊 25日,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為將於11月2日出征第33次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送行,局黨組書記、局長徐開明,副局長馬林波將局旗授予科考隊員,局極地測繪工程中心主任吳文會介紹了此次科考項目的總體情況。黑龍江局承擔了本次南極科考的關鍵任務,也是歷年來我省出征隊員最多、任務覆蓋面最廣的一次。此次科考,黑龍江局共承擔5個項目,選派5名南極科考隊員,其中有出征5次的“老將”,也有第1次出征的90後“新戰士”。科考隊員將面臨長達五十幾天的交通時間、高強度紫外線、最高溫度不足零下三十攝氏度、觀測任務重時間緊等多重考驗,全部任務預計將於明年4月完成。

  37歲馮洋負責傾斜攝影測量

  女兒讓他先學搭冰屋子 不然“很冷很危險”

  黑龍江省測繪科學研究所的馮洋,在這次科考中承擔中山站站區周邊傾斜攝影測量項目,主要是利用傾斜攝影設備,完成中山站站區及周邊區域的傾斜攝影測量任務的數據獲取工作。

  37歲的馮洋笑著告訴記者,他的女兒今年6歲半,特別關注南極科考的事情,她建議爸爸先學習搭冰屋子的技巧,在南極好有住的地方,不然會很冷很危險。

  馮洋說,女兒很喜歡小企鵝,讓他帶回來兩只。馮洋告訴女兒,那樣小企鵝就離開媽媽了,會很孤單。女兒就眼淚汪汪地說,那就拍小企鵝的照片吧。女兒對爸爸去南極特別自豪,讓爸爸兩天用微信給她講一個南極故事。

  馮洋說,自豪之餘還難捨家中的親人,這次是他離開女兒和家人最長的一次。

  24歲楊伯宇負責系統運行及維護

  為克服低溫乾燥紫外線 出發前3個月就開始准備

  2014年從武漢大學測繪專業畢業的楊伯宇1992年出生,又高又帥,在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極地測繪工程中心工作。這次被選拔赴南極參加科考任務主要是完成長城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運行及維護工作,並利用北斗衛星導航設備聯測周邊大地控制點,獲取觀測數據。


 

  楊伯宇告訴記者,他是12月10號左右出發,從北京坐飛機再到南極進站。9月份他就開始做准備工作了,寫現場工作執行計劃,有時會加班到晚上8點多。楊伯宇告訴記者,最危險的是遇到冰裂隙,還要克服低溫乾燥紫外線,全部任務預計將於明年4月完成。而面對這些考驗,楊伯宇說,為了出色完成任務,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

  35歲呂立楠負責冰流速點復測加密

  有50多天在船上吃航空餐 最怕的就是暈船

  呂立楠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二大地測量隊的,這次要完成中山站至內陸昆侖站車隊導航,沿線冰流速點復測加密,在站期間的昆侖站GNSS基准站數據獲取和昆侖站周邊冰流速網的復測加密任務。

  35歲的呂立楠老家是天津的,來哈爾濱工作有10多年了。“最怕的就是暈船。”呂立楠說,自己平時就暈船,在去往南極的路上有50多天是在船上,不但不能洗澡,還要克服暈船的生理反應。在船上要吃航空餐,到站裡就可以做飯了。

  呂立楠說,5歲的女兒毛毛,現在上幼兒園。今年父親節時,女兒畫了一幅畫“我的爸爸是超級英雄”。呂立楠說,他這次要把女兒的畫帶到南極去,用出色的表現做女兒心中真正的“超級英雄”。

  鏈接:

  中國第33次南極考察隊共執行8類考察任務,合計72項,總人數256人,雪龍船實施“一船四站”環南極航行計劃。根據科考計劃,黑龍江局科考隊員將分別乘坐雪龍船和國際航班前往南極。其中,雪龍船將於11月2日由上海出發,2017年4月返回上海。

  此次是我省第14次參與南極科考承擔新站選址測繪等5個項目

  局長徐開明介紹,黑龍江局測繪隊員已取得了眾多令人矚目的極地科考測繪成果,其中的一些成果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

  此次是黑龍江局參與執行的第1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承擔包括長城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基准站運行及維護、中山站冰蓋機場基礎測繪工程、中山站站區周邊傾斜攝影測量、南極內陸昆侖站測繪考察、羅斯海新站選址測繪五個項目,覆蓋本次科考的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中國第五座科考站選址(羅斯海)、固定翼飛機中山站冰蓋機場選址等全部區域。黑龍江局派出5名同志執行科考任務,其中呂立楠、馮洋和楊伯宇是第1次參加南極科考。54歲的王連仲已是第5次參加南極科考了,這次擔任固定翼飛機冰蓋機場選址工作隊隊長。剛從北極執行任務歸來的朱李忠,也已參加了4次南極科考。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