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積極探索復合型經營主體(圖)
2016-10-26 08:08: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畢詩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肇東市裡木店鎮永豐村裕村香谷物種植合作社谷子加工現場。王振良 攝

  黑龍江日報10月26日訊 金秋十月,天高雲淡。記者來到松嫩平原腹地以資源豐富、生態綠色、寒地黑土著稱的綏化。

  近年來,綏化市緊緊抓住深化“兩大平原”綜合配套改革之機,大膽探索轉型,推進農業經營新形式,初步走出了一條以村為基本單元、多主體融合、多要素疊加的復合型經營的新路子,顯現出了很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基本成熟的復合型經營主體25個,規模經營面積33.4萬畝。近期或年底前成熟的經營主體60個,規模經營土地面積73.2萬畝。

  13日上午,中省直媒體“金秋走龍江”采訪團,來到肇東市裡木店鎮永豐村昌盛鄉沃土豐達合作社。據昌盛鄉農業中心主任仲維華介紹,昌盛鄉沃土豐達合作社始建於2014年。2016年,由昌盛鄉幸福村委會組織參與,組建了昌盛鄉沃土豐達農機合作社,聯合黑龍江盛明糧油公司、黑龍江昌盛黑土等公司以及種植大戶和普通農戶,組建形成了“合作社+公司+農戶+村集體”的復合型經營主體,並以昌盛鄉6個村為主分別成立了6個合作分社。合作社現有農機設備22臺套,經營能力10000畝以上,成為農機服務平臺、種植合作平臺、農資選購平臺、加工銷售平臺和融資合作平臺“五位一體”的復合型經營主體。

  2016年,合作社共吸納社員364戶,入社耕地5900畝,每畝多增收200元,戶均多增收5000元。合作社集中規模流轉貧困戶耕地570畝,每畝比市場價高出200元,參與貧困戶41戶,戶均多增收2780元。“今後在事業發展中,我們合作社將紮根黑土、心系扶貧,以土地集約經營為突破口,充分依托各界助推力量,充分利用各類產業平臺,全力推動合作社事業的跨越式、裂變式發展。”說這番話時,仲維華眼裡充滿了希望。

  離開沃土豐達合作社,記者一行又來到裡木店鎮永豐村裕村香谷物種植合作社。該合作社也是綏化市探索以村為單元的復合型經營主體的一個典型。合作社理事長張旭旺告訴記者,合作社目前擁有農戶276戶,入社土地5860畝,實現了整村推進規模化經營,合作社生產綠色農產品統一注冊商品、統一銷售,抱團闖市場。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861多萬元,社員人均收入3500元。今年截至目前,銷售額1500萬元,全年有望突破2000萬元。

  綏化市農委副主任郭洪祥說,綏化市結合市情深刻領會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實質和內涵,用工業化理念來研究農業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市場化、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實現農業現代化。

  據介紹,綏化市在農業轉型發展上總結出四種可復制、可借鑒的模式:一是以望奎的龍蛙農業、青岡的大董集團、慶安的博林鑫農業等為代表的企業帶動模式;二是以綏棱四海店鎮寶山村、肇東黎明鄉長富村等為代表的集體創辦模式;三是以肇東裡木店永豐村、北林永安鎮永興村等為代表的村社合作模式;四是以望奎龍薯聯合社、海倫田豐聯合社等為代表的社社聯合模式。依托這些模式示范引領,全市積極運作,強化扶持,力爭2017年每個鄉鎮建設一個;到2020年,全市建設數量力爭達到行政村總數的30%以上。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