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8日訊 如果說,經濟是社會發展的“指南針”,那麼安全就是城市前行的“生命線”。
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然而安全對於紛繁人流中的你我來說,似乎總是一種得過且過的思想意識,但對於“安監人”來講,卻是一份不能有半點疏忽的社會責任。在哈爾濱市安監局的“政務清單”上,“問題導向”是最醒目的關鍵詞,責任落實是最鏗鏘的落腳點。經過努力,全市各類安全事故大幅下降。據悉,1-9月份,全市共發生各類事故2368起,同比減少616起,事故的起數下降20.64%,其中發生較大事故7起,同比減少6起,未發生10人以上重大事故。城市安全環境的改變進一步提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優化了行業的發展環境,為做好“三篇大文章”涵養著安全生產的充足養分。
排查隱患 守住每一條“生命線”
事故出於麻痺,安全來於警惕。哈爾濱市安監局局長韓峙向記者介紹,哈爾濱地下場所復雜,火患險情多變,道路交通緊張,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首先要堅持問題導向,把隱患發現在前,解決在先,纔能防患於未然。
今年以來,市安監局以防范事故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安委辦的綜合協調作用,組織相關部門對道路交通、建築施工、消防、汛期等4個領域開展大檢查大整頓。在道路交通方面,開展了15項專項治理戰役、32次夜勤統一行動、20次城鄉結合部整治,查處交通違法行為211萬件,罰款2.12億元,暫扣違法車輛1.83萬餘臺;建築施工方面,開展了各項專項整治行動56次,監督整改隱患問題213項,提出加強現場管理意見235條;建築垃圾堆場整治方面,對全市78處建築垃圾堆場逐一排查、驗收,整治殘土堆6處,拉運、平整殘土14萬立方米,覆蓋垃圾6萬平方米;消防排查火患方面,全面開展“消防百日”專項整治,共排查單位、村屯15萬餘家,發現各類火災隱患44萬餘處,整治42.8萬處,全市火災起數同比下降70%;汛期應急方面,投入1100萬元采購防汛物資。同時在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液氨制冷等行業領域的專項整治中,共排查企業8802家,發現隱患9509項,督促整改隱患7995項,停業整頓258家,關閉取締和“三停”208家。
韓峙告訴記者,安全檢查就是要發現隱藏的問題,不放過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階段,做到亡羊補牢就是過失,防微杜漸纔是職責的工作常態。
應急救援 穩固最後的安全關卡
作為安全生產的最後一道防線,應急救援能力事關人民的安全和國家財產的損失。市安監局應急救援處副處長蘭功寶告訴記者,一旦有突發事故發生,如何在第一時間做出快速、科學的反應,保證物資充足,降低人員和經濟損失,是他們日常工作的“必修課程”。
他介紹,為提高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能力,安監部門依托重點企業建立了以哈爾濱石化公司應急救援隊、中煤龍化哈爾濱煤化工有限公司應急救援隊、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應急救援隊為骨乾的19支應急救援隊,通過部署不同的預案進行事故應急演練,從而積累經驗,提高對突發事故的把控能力。截至目前,哈市區縣共組織演練18次,市交通集團、市排水集團等重點企業分別組織應急救援演練180餘次,各類應急演練出動應急救援車輛及動用應急救援裝備3500餘臺(套)次,7000餘人參加演練。
針對不同轄區地域突發的安全事故,救援隊將就近及時對事故進行初期的控制,並提供救援物資的支持。在2015年道外“1·2”火災中,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應急救援隊就及時提供了防毒面具、安全帽等救援物資。今年成立的方正縣武裝部搶險救援隊,憑借人員和物資充足的優勢,將在日後的防汛期發揮重要作用。據了解,市政府投入4300萬元建設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應急救援平臺”已完成頂層設計,年底前將啟用主要功能。
責任落實 擰緊城市的“安全閥”
安全無小事,責任大於天。這份責任來自於職責的使命,更契合著群眾的期盼。為把這份責任落好、落實,市安監局通過責任實名化,制定“四套表格”,將安全生產責任具體落實到人,做到誰簽字、誰負責,誰審批、誰簽字。
該局安全監察專員辛希銘介紹,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推動“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實現了“一崗雙責”管理實名化。同時,他們還通過推進“四套表格”的網格化管理,將企業安全管理、屬地安全監管、行業管理部門、綜合監管部門四方具體責任人緊密聯結,真正做到“一方出事故,四方責任明”,促使生產經營單位和各級監管部門真正擔責。
在消防安全百日會戰中,該局積極推進利用“四套表格”監管模式理清消防安全責任,把社區、公安、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主要負責人都納入其中,建立統一的網格化責任表。誰出了問題就打誰“板子”,真正給監管戴上了責任“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