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31日訊 面對日益增長的就業壓力,哈爾濱市積極推動就業服務措施向個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發展,通過手機微信客戶端、網站、就業地圖終端機、有線電視等媒介讓求職者及時了解到相關的就業信息。年初至8月末,全市城鎮新就業9.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11.7萬人的80.34%;城鎮登記失業率3.74%,低於控制目標0.56個百分點;轉移農村勞動力148.2萬人,完成計劃任務的97%。
『打開「就業地圖」,各種用工信息疊加在市區地圖之上,想要了解用工企業信息,只需點擊地圖上對應的企業名稱便可一覽無餘,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正在哈爾濱市就業管理局一樓大廳操作『就業地圖終端機』的求職者張黎明滿意地對記者說。2012年開發的『就業地圖』一經推廣使用便得到了廣大求職者的熱情追捧,年輕人尤其熱衷。它一改傳統就業信息發布的形式,可以把海量的用工信息集中在一個平臺,查閱起來十分方便。
目前,手機微信的應用已經成為人與人交流的便捷方式,利用微信公眾號發布用工信息變得更為高效。日前,作為『哈爾濱就業地圖』的昇級版——『哈爾濱就業』微信公眾號開通,同時它也成為哈爾濱市新開發的『就業雲』平臺之一。據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管理局副局長馮國斌介紹,在『哈爾濱就業』內,通過搜一搜、掃一掃、搖一搖、求職登記、政策法規、工資價位、面對面諮詢互動等方式,為求職者提供方便快捷掌中服務。目前,包括微信公眾號在內的『就業地圖』日均點擊量達3100多人次,平均每天向社會發布招聘信息2800多條、各類崗位3萬多個,年服務量達45萬多人次。『對於求職者在微信公眾號上的各種諮詢,我們都是在第一時間內回復,不能直接回復的便告知對方找相關部門進行詢問。每天回復量都在千餘條左右。』負責維護『哈爾濱就業』微信公眾號的工作人員孫靖向記者介紹說。『以前找工作必須得坐在電腦前或是參加招聘會,現在有了手機就能隨時了解用工信息,不清楚的還可以直接諮詢,對於我們年輕人找工作特別給力。』即將面臨就業的大學生張紅說。
在軟件服務上,借力『互聯網+』構建『就業雲』;在硬件設施上,利用閑置資源打造公共就業服務綜合體。『軟硬兼備』的就業服務保障,讓哈爾濱實現了就業民生托底。據了解,哈市人社局通過承債式兼並一家破產企業,對其4萬平方米廠房進行整體改造,建設『中國·哈爾濱人力資源中心』,打造哈爾濱市公共就業服務綜合體。就業服務綜合體設置有多功能招聘活動大廳、職業介紹大廳、綜合服務大廳、高端人纔和創業服務大廳、人纔服務大廳,集成了諮詢服務、信息服務、職介服務、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16個功能模塊和1條就業服務熱線。今年以來,共舉辦各類招聘會86場,專項招聘會16場,接待企業579家,提供招聘崗位1899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