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壽之源老年公寓裡老年人暢享安逸的晚年生活。馬智博攝
黑龍江日報10月31日訊 日前,哈爾濱市民政部門為在首次養老機構星級評定中獲評三星級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進行了授牌。這意味著,以後冰城老年人在挑選養老機構時,只要數數門口的“星”,便可知道能享受到什麼水平的服務了。
據了解,面對促進養老機構向標准化、規范化及專業化方向發展的此次星級評定,全市201家民辦養老機構中,僅有31家主動自願申報,5家通過星級評定。星級養老機構究竟啥樣?申報沒有獲星以及未申報評星的養老機構又有什麼原因?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走訪。
綜合服務品質越好星級越高
經過安保人員仔細的詢問、詳細的登記後纔可通過門禁進入;環境乾淨整潔,活動室內傳出老人愉悅的笑聲……10月28日,記者來到獲評三星級養老機構之一的哈爾濱壽之源老年公寓。
“目前,院內共有床位120張,每張床位配套建築面積8平方米以上,室外2000平方米……”談起此次獲評三星級養老機構,院長孫盛偉告訴記者,即便參評前院內的多數硬件條件都已經達到了三星級養老機構的評定標准,但在申報評星後院裡還是在許多細節上做足了功課。例如,按照參評細則安裝的一部無障礙電梯,一次性投入達到數十萬元。
硬件過硬,軟件也必須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是養老機構規范化運行的前提和基礎。”孫盛偉說。他提供的《壽之源老年公寓個性護理項目告知書》,充分體現出該公寓服務入住老人的“人性化”。“這份告知書是根據老人入院後為期一周的綜合評估為老人量身定制的,讓老人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得以更好的滿足。”孫盛偉說。
采訪中記者對同時獲評的幾家養老機構也進行了走訪,發現按照評定標准,星級越高,綜合服務品質也越高。
據了解,為加快哈市養老機構向標准化、規范化及專業化方向發展,2015年4月,哈市民政部門邀請第三方社會組織對申報的全市民辦養老機構進行星級評估。最終哈爾濱市海員愛心護理護養院、哈爾濱市白魚泡老年醫療護理院、方正縣協和老年公寓獲評四星級養老機構;黑龍江省愛心護養院、哈爾濱市壽之源老年公寓獲評三星級養老機構。
四因素致多數養老院難“獲星”
“參評過程中我們也做足了准備工作,硬件、軟件似乎也都達到了參評標准,可為什麼最終沒有通過評定呢?”采訪中,一家參評卻未能“獲星”的養老機構院長遺憾地對記者說。
對此,哈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處長鄭志宏說,在評定的過程中,除聽取民辦養老機構負責人關於本機構情況的基本介紹和自我評價報告外,評估組還根據哈市規定的標准,對養老機構的環境、設施設備、服務管理制度、老人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現場核查。“評估組指出,其他26家主動申報的民辦養老機構主要因為四方面因素而未能‘獲星’。”鄭志宏告訴記者,四方面因素包括,部分養老機構養老服務隊伍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專業能力不強、年齡結構偏大、多數為女性、流動性大;多數機構內老年人缺乏娛樂康復活動,生活單調乏味,老人們感到冷清孤獨,情緒低沈消極;多數養老機構在和老人簽訂入院協議中存在漏洞,容易發生老人及家屬與養老機構之間的矛盾和糾紛;走訪的機構當中,民辦機構普遍存在管理制度、操作規范、工作流程等方面不健全問題。
“希望通過星級評定完善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內部建設,深化服務理念,規范服務流程、服務內容,了解各養老機構的優勢與短板,下一步我們還將研究制定辦法,將評估等級與獎勵補助政策掛鉤,促進全市各養老機構更好地發展。”“星級評定並非終身制,評定有效期為兩年,到期必須重新申請、評定。”鄭志宏說,按照星級評定相關規定,年度檢查合格的等級養老服務機構,可公開公布;年度檢查不合格、或在下一評審周期內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的,書面通知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取消等級資格。
專家支招助力養老機構昇級
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的重要性不僅僅是促進養老服務機構提昇整體服務水平、規范管理等方面,更體現出了養老服務機構正經歷著從“為老人提供維持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到“為老人提供以生活照料、醫療護理、保健康復、娛樂休閑為主的多種方式的高質量養老生活”的一種轉變。
采訪中,部分未參評的養老機構也表達出鑒於參評標准較高,最終放棄申報的想法。對此,此次養老機構星級評定評估組針對全市參評機構的整體評估情況給出“藥方”。“有參評計劃的養老機構,可組織一支深入到機構內部對護理員進行專業培訓的隊伍。同時,結合社會愛心組織,經常性地為住養老人開展娛樂康復等活動。”評估組織相關人員告訴記者,養老機構可提供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心理諮詢、社會關系疏導、心靈撫慰等服務,加強與義工社團組織溝通,引導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志願者團隊多與老人互動。同時,組織有愛心的法律機構或愛心人士深入到機構,對機構的入院協議提出專業性的建議,明確責任主體,讓老年人和養老機構的權益都得到保障。組織民辦機構在應急預案、安全制度體系等方面向公辦機構學習,加強自身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