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三研究所總部。照片均為蘇強攝

技術人員在進行交流。
黑龍江日報9月11日訊 金秋九月,收獲的季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三研究所生產逆勢上揚,截至目前無論是軍品任務還是民品任務都進展順利,並收獲多臺燃氣輪機訂單。“今年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我們所的考察調研極大地鼓舞了全所乾部職工的士氣,目前研發生產的大好勢頭就是我們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最好印證。”該所黨委書記劉學義深感總書記的到來對於七?三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月10日-12日,省委省政府召開進一步貫徹落實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會。10日上午,與會同志到七?三所所屬的中船重工龍江廣瀚燃氣輪機有限公司,在生產車間觀看了正在生產的燃氣輪機產品。七?三所副所長、龍江廣瀚總經理李偉順向與會同志介紹了我國中小型燃氣輪機發展水平,以及公司生產的中小型燃氣輪機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填補國內空白、可以替代國外產品等情況。“省委省政府對龍江廣瀚的發展是非常重視的,對於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拉動地方經濟的心情也是非常迫切。這次活動將推動我們與地方企業在上下游制造鏈的配套上更深入更廣泛,進一步帶動我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李偉順說,七?三所也將努力在助力龍江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上做出更大貢獻。
精神振奮乾勁兒十足各項任務完成順利
從事艦船動力試驗研究既辛苦又責任重大,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七?三所近百名試驗員幾乎都是80後,多年來,他們抱著為祖國國防建設做貢獻的赤子之心默默奉獻,但也因時常加班加點、說出差就出差的職業特性被家裡人所不理解。習近平總書記來考察調研時,與他們這個團隊中12名現場操作員一一握手,使得他們群情振奮,在各種媒介的傳播下,他們迅速成為家人朋友眼中的英雄,所有的不理解瞬間化為烏有,他們的乾勁兒更足了。
七?三所佔地面積很大,在寬闊的所院內,上班時間很少能看到有人走動,但管道的轟鳴聲宛如奮進的號角,時刻提醒著人們這裡正在創造著美好的未來。“今年年底我們能確保完成全年產值、利潤雙增長的目標。”說這話時,劉學義信心十足。
技術人員調控設備。
技術人員展示燃氣輪機葉片。
樹立雄心壯志為國家和民族爭光
“我們剛剛成功承擔了‘兩機專項’中的相關研制任務。”提起這件事,七?三所的人都很興奮。
據悉,“兩機專項”是國家工信部在高端裝備創新工程方面啟動實施的飛機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據有關機構預測,“兩機專項”投資規模將超過千億元,軍用和民用發動機產業,將迎來萬億級市場需求,核心零部件等配套產業將步入快速發展期。
“總書記在我所考察調研時聽到我們所攻克多項關鍵技術,使我國軍品的大型動力性能指標和可靠性指標超過設計要求,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非常高興,希望我們所在保證現有軍品動力裝備研制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後續軍品動力裝備的研究工作。”劉學義說,總書記的囑托和期望,以及“兩機專項”的取得,更加堅定了該所樹立雄心壯志,敢於承擔國家重大專項,攻克核心技術,多出高端成果為國家為民族爭光的信心和決心。

燃氣輪機葉片產品。
廣瀚燃氣輪機公司寬敞明亮的車間。
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引領龍江高端制造
燃氣輪機被譽作“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如今我國燃氣輪機領域最璀璨的明珠就在七?三所。2013年,該所全力推進建設的燃氣輪機產業化項目——中船重工龍江廣瀚燃氣輪機有限公司,如今加工設備調試基本結束,開始三型樣機試生產階段,並已開展了國內外燃機維修工作。七?三所近幾年通過軍民融合,產業化之路走得越來越踏實。
“近年來,我們切入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在研發保軍基礎上,實現燃氣輪機在海軍主動力上技術外溢,成功實現軍民結合,現在已經研制成功西氣東輸的燃壓機組天燃氣驅動管線的動力裝備,而且已經投運,待達到量產後就可以解決天燃氣增壓機組受制於人的局面。”劉學義說,總書記在查看了七?三所燃氣輪機產業的展示和工作流程、聽取我們所實施軍民融合、創新驅動發展的基本工作情況匯報後,囑咐我們要發揮好牽頭作用,充分利用好黑龍江省科研院所、高校和已有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的優勢,搞好產學研結合,搞好產業後續發展,在高端裝備制造上有所作為,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和龍江振興發展做貢獻。
結合總書記講話和省委關於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意見,七?三所細化了未來的發展,完善了“十三五”戰略規劃目標,把實施創新驅動、軍民融合落實到燃氣輪機、傳動裝置、新能源和其它一些專業的發展方向上和產品上,用這個戰略引領七?三所未來的發展。
與此同時,七?三所確定從培育壯大“新字號”,發展省內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努力打通研發、產品實現和制造各個環節,以助力龍江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
“到2020年,要在全力鞏固軍品地位的同時,大力發展民品產業,力爭僅民品實現經濟總量39億元,其中燃氣輪機產業經濟總量15億元、節能及新能源產業經濟總量10億元、動力傳動產業經濟總量7億元、核電產業經濟總量7億元。”這是七?三所“十三五”的發展目標,目前他們正在向著這個目標奮力前行。
新聞鏈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三研究所成立於1961年,隸屬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是國內唯一從事大型艦船蒸汽、燃氣動力裝置研制的科研單位,擁有大型船用燃氣輪機、蒸汽動力、機械傳動裝置研發中心及一個大型艦船動力綜合試驗站,在能源動力領域具有很強的研發實力。總部坐落在哈爾濱,佔地80餘萬平方米,在無錫設有分部,上海設有工作組,下設十個事業部。建設了三個研發中心和一個陸上試驗站,三個研發中心均由研究設計平臺、試驗驗證平臺、總裝集成測試平臺及技術保障服務平臺四大平臺組成;陸上試驗站包括九大專業試驗室,擁有110多座大型試驗臺架,具備了蒸汽輪機、燃氣輪機、鍋爐、機械傳動和自動控制五大專業從部件、部套到整機的試驗能力。
2012年9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簽署了燃氣輪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哈爾濱建立船舶與工業中小型燃氣輪機產業園。現已完成全部主體建設,2015年以來,陸續完成了500餘臺套生產設備的招標及合同簽訂工作,目前大批設備進入安裝調試階段。項目建設立足中小燃氣輪機為主導的戰略業務發展方向,實現產品研發、生產、市場“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滿足國內外船用、分布式能源用、機械驅動用、低品位能源利用等領域的市場需求,在未來10-15年內,形成覆蓋5-50MW功率的9大類燃氣輪機產品的生產能力。
七○三所的戰略發展目標:“軍民結合,寓軍於民,做強軍品,做大民品,把七○三所建設成為國內唯一的、最強的大功率艦船主動力研發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