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1日訊(記者郎艾迪 安澤)日前,記者從黑龍江大慶市政府獲悉,因病致貧遠超其他致貧因素,這既是脫貧重點,更是攻堅的難點。大慶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在解決因病致貧問題上做了大量工作,近年來,不斷健全醫保體系,基層醫療建設不斷完善,加大救助力度。積極尋找破題關鍵點,決心啃下因病致貧“硬骨頭”,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
據了解,根據大慶市委政研室調研組調研得出,截至目前,大慶全市未脫貧人口中,因病致貧人數佔到34.8%,因災致貧人數佔到26.5%,因殘致貧佔到5%,因學致貧佔到3.2%,其他原因致貧佔到30.5%,因病致貧在各因素中處在首位。因病致貧家庭負擔最重,脫貧最難。解決因病致貧“急”在治病救人、“重”在保障生活,“難”在穩定脫貧,既要立足當前、解燃眉之急,又要著眼長遠、尋治本之策,在精准發力、多元幫扶上下真功夫。
擴大醫療救助。大慶市將進一步強化新農合保障功能,在醫保待遇上提標准,各縣區按“就多不就少”的原則將慢性病保障病種納入保障范圍。抓重點,在困難群體上給政策,借鑒其他地區扶貧經驗,在費用及報銷等方面實施減免政策。在日常診療上防大病,鼓勵市級公立醫院組織專家下鄉義診,將探索在縣級公立醫院建立貧困群眾定期免費體檢機制等辦法。
保障基本生活。治好病只是健康扶貧第一步,大慶市將積極推動低保擴面兜住底,擴大納入低保比例。對因醫療費用支出超過負擔能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提供高於低保標准2-10倍的臨時救助。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等的資金和技術優勢,進一步擴大與患病困難家庭的定點幫扶范圍。擴大慈善救助獻愛心。
穩定收入來源。對具備勞動能力的,重點在自救脫貧上多幫忙;對喪失部分勞動能力的,重點在增加就業上多出力;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重點在穩定增收上多支持。創新幫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