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訊手段的發達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這其中尤以電信詐騙最為猖獗。表面看,電信詐騙僅騙取的是錢財,然而一樁『徐玉玉案』徹底暴露了,電信詐騙殘害生命、危害社會的罪惡本質!
數據令人觸目驚心!《2016詐騙電話活動規律與行為特征分析報告》顯示:近10年來,我國電信詐騙案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遞增,平均5.4天就有1人受騙!從我市看,今年1月至10月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495起,同比上昇12%,造成經濟損失1932萬元……
電信詐騙案的高發已然成為信息化社會的一顆亟待根治的毒瘤。為此,國家迅速展開專項打擊,我市雖地處北國邊陲,但啟動早、力度大,8月15日率先組建起東三省首家地級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電信詐騙新型違法犯罪查控中心』。截至目前,已成功阻止55起電信詐騙案,止損金額338萬餘元。通過高效的震懾打擊,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10.6%。
為了揭露電信詐騙分子的險惡用心,曝光電信詐騙分子的陰險手段,避免無辜市民受到電信詐騙的傷害,本報特別推出《打擊電信詐騙犯罪進行時》系列深度報道,希望通過典型案例的呈現、詐騙細節的還原、辦案民警的警示,提高廣大市民防范電信詐騙的意識,並自覺加入到打擊電信詐騙的行動中來。
東北網11月3日訊『多虧民警的及時阻止,否則我積攢了大半輩子的養老金就被騙走了!』想到剛剛經歷的一場電信騙局,特別是面對10萬元養老金的險些被騙,72歲的周大娘驚恐之餘,更多的是對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電信詐騙新型違法犯罪查控中心』(以下簡稱『查控中心』)民警及時止損的感激之情……
原來,不久前,民警在監控一涉嫌電信詐騙的電話時,發現該電話正在與周大娘頻繁通話預謀詐騙。於是,民警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阻止詐騙實施,但由於詐騙分子一直與周大娘保持通話中,無法及時提醒周大娘,民警只得迅速聯系其親屬,防止周大娘被騙。後經親屬多方查找,終於將去往銀行途中的周大娘找到,及時截回了周大娘即將匯出的10萬元養老金。
其實,自8月15日查控中心成立以來,類似的電信詐騙止損案件不勝枚舉,有效遏制了我市電信詐騙案高發勢頭。然而,通過一個個典型案例讓人不難發現,當前電信詐騙之所以高發,除了詐騙分子作案手段的狡猾隱蔽、花樣翻新外,受害人防范意識薄弱也是誘因之一。『我們希望廣大市民通過電信詐騙案例,吸取教訓,提高警惕,避免掉入騙子的圈套!』采訪中,查控中心民警誠懇地告訴記者。
[個案]電信詐騙 形形色色防不勝防
★冒充民警電話詐騙50萬!
10月26日上午9時許,查控中心民警李金洋像往常一樣忙碌著,這時一個被監控的涉嫌電信詐騙的電話正在與綏芬河市的季女士頻繁通話,這引起了李金洋的警覺……
通過技術手段,李金洋詳細得知:原來,犯罪嫌疑人冒充快遞公司工作人員通知季女士簽收郵件,當季女士說她不方便簽收時,犯罪嫌疑人又謊稱幫季女士簽收並查驗郵件,然後通知季女士,郵件裡面是一張信用卡,並提醒季女士郵件中的信件說該信用卡已欠款近30萬元。聞聽此言,季女士暗想,『我沒辦什麼信用卡,怎麼能欠款呢?』於是她立即意識到可能遇到了騙子!然而,令她不得不信的是,對方竟詳細地讀出了她的身份信息,並提醒季女士可能有人冒用她的身份信息辦了信用卡,隨後進行了刷卡消費。見對方准確說出自己的身份信息,季女士此時已相信對方的話。剛撂下快遞員的電話,一個自稱是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的男子又將電話打進了季女士的手機,電話中對方語氣強硬地告訴季女士,『你的信用卡欠款數額巨大,如不交保證金,警方將依法抓捕你!』當時,『民警』讓季女士交付60萬保證金,可當季女士說她沒有那麼多錢,只有50萬元的理財產品後,雙方又改讓其交50萬元保證金……就在季女士誠惶誠恐地准備按對方要求將50萬的理財產品轉換成現金,轉付給犯罪嫌疑人時,市查控中心民警李金洋及時識破了騙局,並迅速聯系上季女士,至此,一樁冒充警察電話詐騙50萬元的陷阱宣告破滅。
★冒充家人遍撒詐騙大網
『媽,我喝醉鬧事被派出所抓起來了,趕緊花點錢把我弄出來吧!』接到『兒子』的求救電話,年邁的母親頓時慌了神,隨後毫不遲疑地按『兒子』指定的賬戶匯了1萬元錢,此舉恰恰中了騙子的圈套,所幸民警及時止損纔沒讓騙子得逞……
10月17日上午,市民張先生向警方報案:『有人冒充我的名義,詐騙我媽1萬元錢!』原來,就在報案前不久,張先生的母親突然接到冒充張先生的人打來的電話,稱張先生因為喝醉鬧事被派出所抓了進去,目前急需1萬元保證金纔能釋放,並向其母親提供了匯款賬戶及收款人。好在,在家人的一再勸說下,張先生的母親暫未將錢匯出。接到張先生的報警,查控中心民警立即認定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熟人電信詐騙案,並立即對張先生提供的賬戶進行了鎖定。中午時分,就在民警剛對詐騙賬戶實施鎖定後不久,市民許先生也打來電話報警稱,有人以同樣的理由詐騙其母親1萬元錢,而他母親已將錢匯入騙子提供的賬戶。經比對,兩起報案中,騙子提供的是同樣的賬戶及收款人,幸虧此時該賬戶已被止損鎖定,民警及時為許先生的母親追回了1萬元匯款。
★木馬鏈接實施電信詐騙
8月30日早,查控中心接到110指令,市民李某頭天晚上接到一條冒充某網購平臺發送的消費明細短信,當天一早查詢銀行卡餘額時,發現卡內現金莫名被劃走50300元。
接到報警後,民警根據此案特點,斷定是一起犯罪嫌疑人利用偽基站向市民隨機發送木馬鏈接短信實施的電信詐騙。鑒於案情緊急,民警速度啟動止損機制,首先通知李某不要再接外地虛擬的電話和不要打開任何短信鏈接;其次,前往ATM自助取款機鎖定銀行卡密碼,並即刻去銀行調取銀行賬號流水。與此同時,民警第一時間與銀行工作人員取得聯系,查詢李某銀行賬號詳情,獲取被騙資金去向……最終,民警結合查控中心技術手段,成功把犯罪嫌疑人即將轉出的這筆騙款攔截,為李某避免了巨額經濟損失。
[探因] 電信詐騙因何頻頻高發
權威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每年電信詐騙案件以20%至30%的速度遞增,致使越來越多的人遭受電信詐騙的侵害!從我市看,今年1月至10月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495起,同比上昇12%,造成經濟損失1932萬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和。雖然,自查控中心成立至今,我市已成功阻止55起電信詐騙案發生,止損金額338萬餘元,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10.6%,但與電信詐騙猖獗程度相比仍任重道遠。而更令人疑惑的是,在當下公安機關重拳打擊下,電信詐騙緣何高發不減呢?
『電信詐騙之所以猖獗高發,除有自身特征及犯罪分子鋌而走險外,民眾防范意識薄弱也是誘因之一。』查控中心民警告訴記者,就電信詐騙本身來看,犯罪成本低、手段隱蔽、偵辦難度大是有別於其他詐騙案的顯著特征。例如,犯罪嫌疑人常常躲在一個角落裡,打幾個電話就能騙到成千上萬的錢財,而自己卻不露面目、不露行蹤,作案手段非常隱蔽,令警方難以查找。此外,如今網絡發達,犯罪嫌疑人多為跨區域、跨地域,甚至是跨國際作案,而且所騙資金往往多次轉賬後方能落地,這給警方偵破造成了極大困難。從受害者角度看,電信詐騙受害人往往是老年、婦女、學生居多,這類人群或是對網絡不熟悉、或缺乏社會經驗,或是防范意識較差,一旦遭遇電信詐騙很難進行及時進行辨別,並有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法律制約機制落後也是造成電信詐騙難以遏制的原因所在。』采訪中,某律師事務所張律師告訴記者,目前我國並未真正禁止偽基站,也沒將乾擾公共信息安全行為納入法律監管體系,這無疑為電信詐騙分子敞開了一扇方便之門。此外,沒有堵住公民信息漏洞,各行各業都有泄露公民信息而獲利的『內鬼』,這為電信詐騙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源,直接導致電信詐騙的日漸猖獗。『遏制電信詐騙,不僅要嚴打治標,還要加大法制約束的力度。』
的確,從目前看,遏制電信詐騙最有效的方式還是打防結合,以防為主的策略。對此,查控中心民警也提醒市民,一旦發現或遭遇電信詐騙可隨時撥打專線舉報電話:67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