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日訊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玩微信搶紅包,成了很多人樂此不疲的一種娛樂方式,可如今,一些不法之徒也瞅准了這個機會,讓紅包成為實施詐騙的新手段。
在11月11日網購狂歡節即將到來之際,大慶市警方提醒,有些來歷不明的紅包中,隱藏著詐騙陷阱,大家搶紅包要謹慎,一旦遇到可疑紅包,一定要多留個心眼。

騙子瞄上微信紅包
記者諮詢了警方專業人士了解到,很多所謂的微信紅包,外表都很誘人,例如『你有一份「雙11」紅包,請點擊以下鏈接領取』,而這種鏈接,很可能是釣魚網站或是潛藏的木馬病毒。
市民一旦點開,和手機綁定的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個人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獲取,錢財就有可能被盜。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謊稱是天貓、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給大家『發紅包』,市民點開後,往往會被要求提供姓名、手機號碼、銀行賬號等個人信息,以便『領取福利』。之後,這些信息會被直接上傳到不法分子布設的服務器中,他們掌握後,會進行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雙十一』到來之際,大慶市公安局也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青島公安』,向市民發布提醒,大家點開『紅包』前,一定要確認它的合法性和來源,避免被電信網絡詐騙不法分子盯上。
這些紅包不要去搶
●需要個人信息的紅包
領取紅包時,要求輸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機號、銀行卡號,這種很可能是詐騙。事實上,正規的微信紅包,一般點擊就能領取,自動存入微信錢包中,不需要繁瑣地填寫個人信息。
●送話費、送禮品的紅包
看到朋友圈分享的紅包,比如送話費、送禮品、送優惠券等,點開鏈接要求先關注,還得分享給朋友的情況。這種紅包涉嫌誘導分享和欺詐用戶,點擊右上角舉報即可。
●共搶的紅包格外謹慎
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合體搶紅包的活動,要求達到一定金額,比如100塊纔能提現。玩這種游戲要格外注意,紅包頁面的開發者很可能只是一種吸引粉絲的騙局。
●高額的紅包不可信
單個微信紅包的限額是200元,因此如果收到比如『666』、『888』之類的大紅包,基本上可以確定就是騙子。
●警惕『AA紅包』騙局
此類紅包往往對微信AA收款界面進行略微改動,加上『送錢』、『現金禮包』等字樣,讓用戶誤以為點開可以領紅包。微信紅包有自己的專屬橙紅色界面,不需要進入AA收款界面。
●拆紅包輸密碼恐有詐
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發來一個微信紅包,拆時卻要輸密碼,那就要警惕了,因為這可能是假紅包。真正的微信紅包,在收的時候是不需要輸入密碼的。因此,切勿輕易點擊微信群中來歷不明的紅包、優惠券等,以免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