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好兒媳"11年如一日孝順公婆 面對父親意外離世:我不是好女兒
2016-11-03 10:43:58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文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日訊 今年32歲的閆紹秀,自2005年與丈夫李宗真結婚開始,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是紅星區東昇社區星盛小區有名的『好兒媳』。10年來,閆紹秀無微不至地照顧公婆,從沒跟公婆紅過臉,對家人也是悉心照料。生活中她還是個熱心腸,每當大家對她交口稱贊時,她總是謙虛地說:『自己就是個平凡的人,對老人孝順,對家庭盡責是我應該做的,人都有老的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的明天。』2004年,安徽姑娘閆紹秀和黑龍江小伙李宗真相知、相愛,次年兩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因為二人都沒有工作,結婚後丈夫李宗真就外出打工,那時李宗真父母均已年過六旬,體弱多病,為方便照顧老人,閆紹秀就一直與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樣伺候著公公、婆婆。公公患有心髒病,婆婆患有小腦萎縮和高血壓,行動不便。閆紹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微不至照料著公婆的日常生活,婆婆不能端碗吃飯,每頓飯她都要喂老人,老人每吃一口飯都很慢,她都會耐心地等待,保證讓婆婆吃好每頓飯,還要給婆婆洗臉、定時喂水吃藥、接大小便等,每接一次大便她都給婆婆的下身清洗乾淨,以免老人不舒服。她還定期為婆婆洗澡、洗頭、擦身換衣……她精心伺候著公婆,從沒叫過一聲苦,也沒說過一聲累。

  『自從妻子嫁到我們家,就沒有享過一天福。相夫教子,長年服侍有病的老人,遇上她是我們全家的福氣,我們虧欠她的太多了。』每每提起妻子,李宗真總是充滿感激。

  因為婆婆行動不便,不能經常出門,不僅需要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閆紹秀每次參加社區活動回家後,都要把有趣的事講給婆婆聽,跟老人嘮家常,聽婆婆講過去的事情。在她心中,丈夫的母親就是她的母親,照顧公婆就是她的責任,婆婆逢人便說:『有個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我家小秀比我親閨女還親。』

  為了照顧患病臥床的婆婆,閆紹秀很少回娘家,偶爾回去一趟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著父母戀戀不捨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愧疚。2008年,疼愛她的父親由於意外離開了人世,她在父親墳前長跪不起,她流著淚說:『爸,別人都說我是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但我卻不是一個好女兒,這一生我最對不起的人就是您啊!』

  俗話說言傳身教,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子女。兒子從小到大,閆紹秀沒有過多的嘮叨,也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在她的影響下,兒子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每次家裡買了兒子喜歡吃的東西,兒子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捨得吃就硬往他們嘴裡送,孝老愛親成了這個家的家風。

  在孝敬公婆、照顧家庭的同時,閆紹秀也不忘熱心幫助他人。鄰居姜大娘老伴去世多年,子女長年在外地打工,老人腿腳不好,生活中的一些瑣事自己有時不能料理。閆紹秀就經常上門探望,陪老人聊天談心,幫老人購物、做家務。 溫馨的家庭是和諧社會動力的源泉,閆紹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孝道的精神,在日漸喧囂的世界裡,她的愛,她的行動,給我們吹來了一股和諧社會的春風。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