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市民消費
搜 索
哈市市場監管部門提醒:『雙11』將至當心四類網購陷阱
2016-11-04 09:00: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陳明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1月4日訊 『雙11』網購潮快到了,各大電子商務網站又開始新一輪如火如荼的促銷活動了,你是不是正准備大肆采購一番呢?3日,記者從哈市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每逢電商年中、年終促銷活動後,都會有部分消費者對網購遭遇進行相關諮詢、投訴。為防止消費者在網購期間掉進不良賣家設置的消費陷阱,哈市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網購時四大陷阱要當心。

  陷阱1:實物與圖片不符

  標注與明星同款 郵來發現竟是劣質貨

  哈市消費者孫女士反映,6月份,她在網上看中一款售價369元的明星同款連衣裙,做工精致還特價,孫女士毫不猶豫地下了單。可是連衣裙郵到後,孫女士發現質量並不像網上描述的那樣,顏色也不對,一看就是山寨劣質貨。孫女士要求退貨遭到拒絕,商家稱衣服的顏色不一樣是電腦色彩的原因,而且網頁標明這是定制款不參與7天無理由退貨,孫女士便將此事投訴至市場監管部門。經協商,商家同意為孫女士退貨。

  提醒:部分商家往往通過只拍攝物品完好的部分或利用電腦修圖,使消費者被『精美』的圖片吸引而下單。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應注意保留相關交易記錄和證據,以及與賣家的聊天記錄、有關票據等,一旦有需要可依法進行維權。

  陷阱2:超低價誘惑『純金』表戴了半天表帶漆掉了哈市消費者陳先生在某網

  站上看到一手表店搞周年慶促銷,『純金』手表只需998元,被低價誘惑的陳先生購買了此表。當表郵到後,陳先生戴了半天發現,表盤不知道什麼時候歪了,表針也不走字,『純金』的表帶竟然掉漆了。陳先生意識到自己被騙,馬上聯系對方要求退貨,對方稱需要請示領導,掛斷電話後就再也沒接過。

  提醒:網絡上的低價成了吸引消費者的手段之一,『但它的價格低得離譜時,就要警惕了!』

  陷阱3:虛假打折熬夜搶購反倒多花30元

  哈市的張女士去年『雙11』當天熬夜掃貨,在一家服裝網店購買了多件打折衣服,收到衣服後張女士開始寫評價,在翻看之前買家的評價後大呼上當。9月中旬,一買家評論『269元的外套絕對超值』,而張女士購買外套花了299元,網頁上還標著『全年最低』,張女士對此相當郁悶。

  提醒:一些不良網上賣家會利用真假打折混搭的方法,蒙騙消費者。解決方法是,到兩家以上的網店看價,或到實體店搞清底價,還要將商品信息,如價格、贈品、促銷力度等信息截屏留存,留做證據。

  陷阱4:文字陷阱

  承諾返錢還送禮包結果變二選一

  哈市消費者白女士去年『雙11』網購了3支口紅,當時網頁上標有『買3支口紅減30元並贈送超值禮包』,但收到貨時並沒有超值禮包,與網店客服溝通索要時,客服告知白女士減30元和超值禮包只能二選一,30元已經減完。由於當時沒有保存網頁截圖,白女士只能作罷。

  提醒:無論是購物網頁截圖,或是網店隨商品發送的購物憑證,都可成為消費者日後維權的依據。此外,與客服的聊天記錄等內容也應截圖保存。

  防陷阱支支招

  對此,哈市市場監管局網絡監管處提醒廣大消費者:網購切勿被商品的精美圖片所迷惑,盲目購買;網上購物要堅決避免直接填寫銀行賬戶和密碼,防止個人信息泄露造成經濟損失;收貨時應及時驗貨,避免收貨後退換難;消費者可查詢買家評價、產品的企業資質、信譽度後再作決定;妥善保留相關證據,出現問題可向消費者協會或向12315申訴舉報中心投訴。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