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7日訊 今年以來,七臺河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優化發展環境的新要求、新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牢牢抓住機制創新的『牛鼻子』,在優化服務中實現『彎道超車』。
七臺河市委市政府針對過去管理機制僵化教條、部門缺乏統籌銜接,未形成統一程序標准,對企業指導缺位、中介服務不規范等政務服務上的差距,把創新服務作為助推發展的第一動力,對癥下藥,不斷深化改革舉措,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優化全市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在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意見》精神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市情實際的特色措施和創新載體,形成了一整套高效、廉潔、公正,適應社會發展、群眾需求的服務管理機制。
一是完善市級領導包保重點產業項目制度。對重點建設項目做到『四幫四保』,即:幫助企業辦理立項、用地、環評、規劃選址、安評、能評等各項前期手續,保項目及時開工;幫助企業協調建設資金、建設用水、用電、用地、道路通暢等所需要素,保項目建設進度;幫助企業協調各職能部門精簡項目建設監管手續,避免出現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保項目如期完工;幫助開工生產的企業兌現政策、履行協議,保項目建成落地實現投產達效。對重點謀劃項目做到『三幫三能』,即:幫企業生成項目能招商,幫招商能簽協議,幫落地能建設。市委市政府堅持每兩個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二是改善職能部門政務服務理念。引導各職能部門牢固樹立『發現問題就是水平、肯抓善管就是本領、回避問題就是失職、解決問題就是目標』的創優發展環境理念,在對大項目實行『綠色通道』聯合審批,提供『一門受理、雙向督辦、全程代辦』服務的基礎上,紛紛結合各自職能創新服務載體。
三是出實招加大對企業保護力度。推行企業『寧靜工作日』制度,每月1~20日為企業及在建項目的『寧靜工作日』,在此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企業及在建項目進行各類檢查活動。堅持慎用行政強制措施和司法手段,辦理涉企案件堅決做到『五個不輕易』,即:不輕易傳喚企業負責人,不輕易凍結企業賬戶,不輕易查封企業賬戶,不輕易扣押企業財物,不輕易開警車進企業。
對企業初次輕微違法且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或產生重大公共安全威脅及隱患的,采取警告、批評教育等方式責令改正,不對其實施罰款處罰;對連續兩年未受過行政處罰或沒有不良記錄的企業以及注冊不足半年的企業免於審查,直接通過年檢、年審。加強監督管理,對存在『坑企傷民』行為的當事人,先調離原崗位再進行調查處理,有效打消了企業投訴『一把贏、把把輸』的顧慮。
四是雪中送炭給予企業資金扶持。積極開展『銀稅互動』,鼓勵金融機構在產品、利率、期限等方面對優質納稅企業給予傾斜,制定出臺了《七臺河市產業扶持基金實施暫行辦法》,安排資金4.2億元支持經濟開發區、東部再生資源產業園區和電商產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轉型、集聚發展和產業鏈條延伸,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又累計發放工業貸款周轉金1.26億元,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1.48億元,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難題。同時,設立市農業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第一年出資2000萬元存入合作銀行,第二年擴充至3000萬元,以後每年將引導資金補足至3000萬元。合作銀行以每年引導資金餘額為基數放大20倍,作為每年的信貸規模,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貸款。今年截至目前,共為6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放款1.4億元,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