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開發生態紅利 助推綠色發展 蘭西打通秸稈利用『最後一公裡』
2016-11-07 11:11:52 來源:東北網-綏化日報  作者:鄭鵬飛 董雲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7日訊 蘭西縣年產秸稈130餘萬噸,以往每到秋收季節,農民們的習慣做法是一把火將秸稈燒掉。

  管住秸稈『一把火』,不僅要在『禁』上想辦法,更要在『用』上下功夫,關鍵在於『找出口』。按照綏化市《關於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意見》及全市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海倫現場推進會議的要求,蘭西縣進一步明確了『堵疏結合、以疏為主、以用促禁』的工作思路,通過能源化利用、飼料化利用、工業化利用、肥料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等渠道,推動生物質能、秸稈飼料、纖維原料、商品有機肥等新技術實現產業化,努力打通秸稈綜合利用『最後一公裡』,深度開發生態紅利,助推綠色發展。目前,這個縣秸稈綜合利用率已超過40%。

  秸稈是用途廣泛的生物資源,但如何把秸稈從田間地頭收集上來是急需破解的難題。蘭西縣以培育秸稈利用企業為核心,靈活機動地把秸稈收儲點設置到田間地頭,探索了大規模打捆、專業化運輸、環保式處理的收儲模式。

  在康榮鄉境內202國道兩側的農田裡,一捆捆打包好的金色秸稈排列有序,等待被專用貨車運送到利用企業。康榮鄉榮泰村農民孔慶林高興地告訴筆者:『自從有了文海生物質能源開發公司,我家的玉米秸稈就再也不燒了。這家公司直接到地裡清理、打包後運走,不用我們操一點心,也不用我們費一點力,每畝地能節省整地費用70多元呢。』

  文海生物質能源開發公司2006年建立,主要生產環保型秸稈固化燃料,並為周邊市縣的生物質發電企業供應原料。今年,蘭西縣把握被我省確定為『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的契機,爭取項目補貼資金1000萬元,重點支持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優先發展。文海生物質能源開發公司成為了此項政策的受益者,公司每回收一畝地秸稈可獲得補貼20元,每生產一噸固化燃料可獲得補貼100元,為公司擴大秸稈回收范圍和數量提供了條件。

  據文海生物質能源開發公司總經理王文海介紹,相對於煤炭等傳統能源,生物質顆粒燃料在燃燒過程中不產生二氧化硫,環保效益十分明顯;而相對於電能、燃氣等清潔能源,產生同等熱量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價格僅相當於它們的三分之一,價格優勢十分突出,因此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王文海告訴筆者,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下,今年公司新上了4臺進口打包設備,預計回收202國道和綏肇公路沿線20萬畝農田的農作物秸稈10萬噸,所有回收的秸稈除自己公司生產使用外,其餘被周邊縣市的熱電企業訂購一空。

  同時,蘭西縣積極推動農村戶用生物質鍋爐改造和城鎮建成區燃煤小鍋爐生物質能源改造,為秸稈固化燃料造聲勢、找銷路。目前安佑飼料等3戶企業的鍋爐改造已經完成,蘭西鎮永久村黃崖子屯鍋爐改造實現了整屯推進,全縣戶用秸稈燃爐改造達到550戶。這些鼓勵措施極大激發了企業的發展信心,王文海充滿信心地說:『公司明年將繼續擴大規模,至少再上15臺打包機,在全縣每個鄉鎮都建立回收點和生產基地,計劃回收40萬畝以上的農作物秸稈;同時以鄉鎮為單元,陸續建設年產5000噸至1萬噸生物質固化燃料加工廠20家,年消耗秸稈約30萬噸,在有效解決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以及秸稈運輸威脅交通安全等問題的同時增加企業效益。』

  蘭西縣還把秸稈飼料化利用作為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途徑和循環農業的重要抓手,通過發展草食畜牧業消耗秸稈。目前全縣畜牧業規模場區90%的秸稈都實現了青貯或黃貯,年消化秸稈12.3萬噸。而通過不斷推進產業項目建設,蘭西使秸稈的原料化利用實現了昇級。今年以來,這個縣與國內20多家企業進行了洽談對接。其中投資5000萬元的四川火車頭星河生物質環保建材生產項目已開工建設,建成後年可收儲秸稈12萬噸;北京元易生物質天燃氣項目已完成注冊和選址;中南粵水電生物質發電、蘭康無甲醛環保秸稈板等多個項目也已初步確定了投資意向。此外,蘭西縣還進一步加大了秸稈還田力度,大力推廣秸稈直接還田耕作模式和秸稈堆漚造肥還田技術;同時穩步發展食用菌產業,不斷擴大這一產業對秸稈基料的需求。

  蘭西縣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步伐,通過推進具有農區特色新型工業化,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格局,力爭到2018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到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