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肇東秸稈禁燒『補短板』綜合利用打開農民增收新窗口
2016-11-10 15:04:11 來源:東北網  作者:霍永祥 車彥旭 陳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0日訊 (霍永祥 車彥旭 記者 陳顯春) 近年來,隨著大型收割機械的廣泛應用,玉米收獲後,粉碎後的玉米秸稈成為農民的一大『心病』,隨意焚燒污染環境,不焚燒對明年春種會造成影響。為此,肇東市以秸稈飼料化、原料化、基料化、肥料化、能源化為切入點,積極尋求秸稈綜合利用新途徑和新方式,不斷深入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相關政策落地,控制秸稈焚燒。

  在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相關大產業、大項目建設的同時,肇東市繼續加大扶持短平快相關民營企業發展,不斷擴大秸稈消化能力,將秸稈資源變廢為寶,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有效開展。據了解,肇東市今年秸稈轉化利用達160萬噸左右。通過秸稈飼料化,奶肉牛、肉羊年飼喂農戶轉化秸稈青黃貯;通過秸稈肥料化,采取制造生物有機肥、堆漚造肥等方式秸稈還田;通過秸稈原料化,澇洲、西八裡等沿江鄉鎮稻草制作草板、草苫子、草簾子及草編制品轉化;通過秸稈基料化,以肇東鎮食用菌為代表和冰榕科技用於制作食用菌培養基料;通過秸稈能源化,目前已實現投達產的聖通秸稈炭化有限公司生產炭粉、炭棒,可轉化利用秸稈20萬噸。

  『這下可好了,合作社的玉米秸稈有出路了』,肇東市海城鄉雙麗谷物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吳達勇介紹說,『通過打捆機收集,將「變廢為寶」轉化成肥料,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一條可持續的秸稈綜合利用出路,有效化解了禁燒的難題』。近年來,該合作社將2.3萬畝收割後的玉米秸稈進行打捆,與牛糞一起進行發酵制成有機肥。初步形成了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有效解決了田頭秸稈『送不掉』和需求秸稈『吃不飽』的問題。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