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巴羅夫斯克 由哈爾濱人經營的『北京酒店』備受歡迎
2016-11-11 07:46: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井洋 韓波 薛婧 陳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哈巴羅夫斯克,由哈爾濱人經營的『北京酒店』備受歡迎。

  黑龍江日報11月11日訊 從哈爾濱市來到哈巴羅夫斯克市,時空轉換過後並沒有多少陌生感。拜佔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戴著『大辮子』的無軌電車,以及隨處可見的充滿濃郁俄羅斯風情的俄式建築,都讓人感到似曾相識,而在這裡工作生活的哈爾濱人,和操著地道哈爾濱普通話的俄羅斯翻譯,更讓人深感鄉音情濃。透過純正的哈爾濱鄉音,看到的不僅是兩個姐妹城市之間的親密往來,也是中俄兩國人民友誼的縮影。

  經友人介紹,我們來到了位於哈巴羅夫斯克市中心的六十周年大街上的北京酒店,這家飯店的老板是一對來自哈爾濱的夫婦,王保林和馬依娜。走進二樓的餐廳記者看到,12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可同時接納四五百人用餐。負責打理飯店的經理喬女士也來自哈爾濱,已在這裡工作生活7年,與店裡的俄羅斯員工相處融洽。『依拉、娜塔莎、貝克、瑪麗娜、莎吉拉等等,她們的名字都很好聽,每個人的素質也挺高,說話做事很直接,和她們相處比較輕松,讓人很愉快。』

  喬經理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說,北京飯店成立時是哈巴最大的中餐館,飯店經營最好的時期是在2000年前後,每天自助餐部分要接待八九百人,零點部分也天天爆滿。由於金融危機以及盧布貶值的影響,飯店生意受到很大影響,但還能正常運轉。喬經理告訴記者,俄羅斯人喜歡周末和家人或友人一起到飯店用餐,他們最喜歡吃的菜是菠蘿咕咾肉、鍋包肉、地三鮮、酥黃菜等。經喬經理一說,記者也注意到正在用餐的一位俄羅斯男士,雖然吃的是自助餐,但盤子裡只裝滿了桔紅色的菠蘿咕咾肉,就像是一盤菠蘿咕咾肉蓋澆飯。

  在北京酒店的大堂裡有舞池音響等設備,喬經理告訴記者,周末時會有舞蹈表演,俄羅斯人休假時狀態很放松,有的人會和領舞一起跳,還有的人會到臺上唱歌。周末,飯店會經營到凌晨2時。與喬經理毫無障礙的交流,讓記者感到很開心。喬經理卻說,能暢快地用漢語交流,對她來說不是奢望,這不僅因為飯店裡有10多名中國員工,而且每到旅游旺季,北京酒店也是中國旅游團用餐的主要地點之一。每年的7月到9月,是哈巴的旅游旺季,這期間,北京酒店幾乎天天爆滿。記者在北京酒店古香古色的包房中看到,牆上鏡框裡的照片是在人民大會堂拍攝的,馬依娜兩次參加『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如今,馬依娜夫婦創辦的遠東國際聯盟公司除北京酒店外,在哈巴羅夫斯克市還擁有北京傳媒公司、遠東聯盟工程公司等,業務遍布海洋漁業開發、旅游、勞務輸出等多個行業。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到哈巴旅游的外國人中,中國游客最多,大約佔總數的80%。不僅如此,常年在哈巴做生意的中國人也很多,哈巴的華人大市場就是代表。32歲的王雙是五常市人,2002年開始到哈巴做小百貨生意,小到針頭線腦,大到電視機,他都賣過,當時生意不錯,月收入能達萬元人民幣。2004年他又去新西伯利亞做了兩年生意,收入也還不錯。2006年他返回中國,2007年又回到哈巴,至今一直在華人大市場裡做箱包生意。『華人大市場裡大約有5萬中國人,其中五分之三來自五常。』王雙說,近幾年受俄羅斯整體經濟的影響,哈巴的生意比前幾年清淡,但只要肯乾,賺錢的機會還是比較多的。除在大市場裡賣箱包外,王雙還額外兼職,為包車的旅游團開車,一天大約能賺300元人民幣,每年的七、八、九三個月幾乎天天有活,那時他月收入也能近萬元人民幣。

  走在哈巴的街頭,從身邊經過的金發碧眼、鼻梁高挺、五官立體的俄羅斯美女和靚男讓人賞心悅目。而在哈巴羅夫斯克市政府采訪時,坐在副市長身邊的俄羅斯帥小伙,以一口地道哈爾濱普通話進行翻譯時,讓記者感到親切而好奇。采訪結束後,記者專門采訪了這位帥哥。原來,他叫愛迪,1996年出生在哈爾濱市第一醫院,他的家就在道裡區,小學就讀於兆麟小學校,在76中學讀完初中。『沒參加中考』,大男孩說到這自己也笑了。那時,他的父母在哈爾濱做對俄貿易的生意,他在家說俄語,在學校說漢語。上高中時他隨父母回到哈巴羅夫斯克,現在正在哈巴羅夫斯克國立經濟與法律學院讀大學三年級。

  在中學時期,愛迪就開始為一些中俄貿易企業做翻譯,近兩年,哈巴羅夫斯克市政府也發現了他的纔能,因此,在中俄政府間的往來交流中,愛迪也開始為政府的重要活動擔當中文翻譯。愛迪說,大學畢業後他想從事對外合作方面的工作。希望,將來在更多的中俄合作中看到愛迪的身影。

  不論是哈爾濱人在哈巴羅夫斯克,還是曾經在哈爾濱生活學習的哈巴羅夫斯克人,都見證著這對友好城市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伙伴關系。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