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4日訊(劉麗麗 記者 孫曉銳)『酸菜醃好了,雞和豬也殺完了,房間打掃乾淨了,被褥也都換新了,明天就有牡丹江的游客來,過兩天還有一波上海的游客,今天剛來電話定房。』柴河林業局威虎山雪村還沒開業,『大潘家庭旅館』的老板娘胡秀英就接到了一個又一個的預約。
胡秀英說:『今年雪來的早,下的也大,林場積雪現在有兩紮多深了,一下雪我就拍圖片發朋友圈,圈裡的老顧客一看下雪了就迫不及待的要來,他們再往外轉發,我的客源就越來越多了。』性格爽朗的胡大姐難掩興奮和喜悅。
別看胡秀英今年五十多歲了,但接受新事物特別快,用手機微信刷朋友圈、傳照片、接收信息、瀏覽新聞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她的微信好友都是驢友、攝影家和回頭客,只要來過『雪村』就忘不了這裡的美景,只要到過胡秀英家,就會記住這個熱情好客的大姐,和她成為好朋友。
自從2014年柴河局大力發展冬季旅游,威虎山雪村旅游業興起,胡秀英率先經營起家庭旅館,每年冬季都給她帶來三四萬元的收入。老伴兒潘德國在木材停伐後,放下斧鋸轉身投入旅游服務,收入穩定,也不像伐木時那麼辛苦。姑娘、姑爺一入冬就過來幫忙經營家庭旅館,一個上灶一個當服務員,一家人忙碌著快樂著。
和胡秀英一樣守著白雪收獲白金的林場職工還有很多。隋忠孝就是其中一個,他搭乘冰雪旅游的快車,開啟了致富之旅。『冬季旅游結束後,開春就進山采山野菜,凍一部分,醃漬一部分,純天然、純綠色的山野菜游客最愛吃。秋天了就采蘑菇,今年蘑菇也豐收,這些都是好的食材。』隋忠孝說,以前『靠山吃山』現在也是,只不過以前是掠奪,現在是保護,越是珍惜愛護,大山回饋給山裡人的就越多,這獨特的冰雪勝景就是大自然回饋給衛星林場最好的禮物。
郝運雙的兩匹棗紅馬9月份從威虎山九寨回來,好吃好喝喂了兩個月,如今膘肥體壯,就等著11月21日雪村開業,拉起爬犁載客了。夏季到威虎山九寨騎馬照相,冬天回威虎山雪村馬拉爬犁,郝運雙腦袋轉的快,算盤打的響,不僅賺到了真金白銀,還成了威虎山雪村的『明星』。
說到明星,威虎山雪村去年就吸引了真正的『大明星』,新版電視劇《林海雪原》劇組就將外景拍攝地選定在了這裡。威虎山雪村也聲名遠揚,成為一顆冉冉昇起的雪域新星。
『咱們雪村最大亮點就是原生態,這一特點必須堅守。』柴河局旅游局副局長鄭吉林說,威虎山雪村要大發展必須摒棄商業化,實現差異化,要將原始的林場『六十四戶』完好的保存起來,這裡的老房子、老杖子、老物件都是不可再現的原生態景觀。今年,景區將限制『六十四戶』景點每日的參觀人數,盡量不破壞天然雪景,這樣纔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原姿原味』的水墨雪村、詩畫雪村。
生態景觀護起來,特色景點建起來。在保留原生態的同時,雪村的開發建設一直沒有停滯。2016年,柴河局繼續加大雪村的旅游設施投入,將諸多新鮮元素融入其中。在原有的滑雪、滑雪圈、馬拉爬犁、雪地越野、雪雕制作、雪地摩托、冰上速滑、滑冰板、冰上爬犁、攀冰、冰上碰碰車等30多個娛樂項目的基礎上,新建了『民俗村』,開闢了動物園和森工林區生產生活體驗展示區,帶給游客更多、更新奇的冰雪體驗。
『智去威虎山,雪村總關情。』胡秀英家的小雞燉蘑菇冒出了香味,郝運雙的馬鞭甩得啪啪作響,雪情、雪景、雪韻化作張張圖片在朋友圈流傳,威虎山雪村的旅游大幕已經拉開,呈現給人們更多的神秘,更多的詩意,更多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