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訊 13日晚,哈市下起了雨,地面迅速結了一層薄冰,這使得近日摔傷人數急劇增加。14日14時,記者從市第一醫院、市第二醫院、市第四醫院、市第五醫院和市骨傷科醫院的急診和骨科門診了解到,13日19時至14日14時,共收治近二百位不慎滑倒摔傷的患者。

三處雪後摔傷高發地要當心
『從13日的8時到24時,我們醫院的骨科門診一共接診了52位摔傷的患者。昨天一早,又接診了13位摔傷患者。』市第五醫院骨科八病房副主任甄鑫剛告訴記者,『根據門診的統計,馬路牙子、公交車站臺、單元門口成為患者摔傷的高發地點。』
『在我們接收的患者中,有9位市民是在公交車站臺處摔傷的。有一個是著急趕公交車,因此,在追跑的過程中不慎摔傷。還有的人是在下公交車時,著急下車未注意地面的薄冰,結果發生摔傷。』甄鑫剛告訴記者。
『通過醫生對患者的詢問,我們發現,除了公交車站臺,單元門口尤其是帶臺階的門口,有薄冰的馬路牙子也是摔傷的高發地。因此,市民外出時一定要注意這三大地點。』甄鑫剛表示。

防滑指南
鞋
不要穿高跟鞋、硬塑料底鞋,最好穿保暖、防滑性較好的鞋子。
衣
盡量不要穿白色或者淺灰色的衣服,應選擇色彩鮮艷的外套,這樣過馬路或行走時容易被發現,過往司機能夠及時采取措施。盡量戴帽子,別戴耳包,更不要使用耳機,影響聽力,有可能聽不清汽車的聲音,忽視了正在靠近的汽車。
行
出門步行速度不要太快,步幅要小,要盡量踩有雪的地方。過馬路時要看清道路的人行橫道線,尤其當道路被大雪覆蓋的時候,過馬路一定要看清左右方向來往的車輛。橕傘不要遮住眼睛,走路不要只盯著路面,還要注意前方以及左右方向的來車。
雪後四類人最容易骨折
一是小孩兒,孩子在雪地裡玩打雪仗,因奔跑過快而滑倒後出現不同程度摔傷;
二是老人,老年人骨質變得疏松,稍有不慎即可能摔成骨折;
三是穿高跟鞋的年輕女性,穿高跟鞋在雪地上行走,鞋底極易打滑而摔倒;
四是騎車的男士,冰雪天氣路面光滑,自行車和摩托車容易打滑摔倒,從而遭遇意外事故。
骨折部位勿揉捏
每年下雪摔傷部位最多的就要屬手腕了,要摔倒時,一般人的反應肯定是用手先橕住地面,這就很容易造成手腕骨折,且多發生在50歲到60歲的女性。專家建議,在失去重心時,盡量以身體的側面著地,避免關節部位直接撞擊地面。在倒地後,如果意識清楚,不要立即就從地上爬起,特別是老年人更加要注意。
正確的方法是對自己各個關節進行自檢,看看主要的關節是否都能活動。
人們摔傷後往往有一個誤區,有人為減輕疼痛,大都會揉捏骨折部位,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因為本來骨折後,內出血還凝聚在一塊,如果一揉搓,血液便會疏散開來,這樣不僅會加重骨折,還可能導致骨折裂端刺破血管和神經。
一旦摔傷後,局部應用冷水或冰敷,嚴重疼痛或癥狀不能消退的必須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尤其是髖關節的骨折,應立即停止活動,最好平躺並立即聯系120。

雪天防摔謹記八點
雪天出行,如何確保安全?下面八條建議,供您參考。
1.老年人,特別是60歲以上的骨質疏松患者盡可能不要出門。
2.穿鞋要注意,出門時盡可能換上鞋底粗糙、有條紋的平底鞋、防滑鞋,女性不要穿高跟鞋。
3.手中切忌提重物,雙手盡量不要插在兜裡,適度擺動能增加身體平衡;上下臺階時,要掌握好身體的重心,如有護欄,應盡量用手抓緊,保持身體平衡。
4.步幅盡量小,速度盡量慢且保持固定步調;如果剛剛下過雪,最好踩著別人的步伐前進,不僅省力氣,走得也更牢;一旦路面結冰,腳踩光滑的冰面及大理石路面或凍雪行走時,要像企鵝一樣邁著小碎步前進,讓雙腳平攤身體的重量,不容易摔倒。
5.一旦滑倒,可用雙手支橕一下,就算手腕骨骨折,也比大腿骨折容易治療,尤其是老年人大腿根骨折,輕則需要手術固定,重則需要換關節,甚至因臥床導致致命並發癥。
6.如果摔倒後發現身體某部位疼痛、腫脹或出現畸形,不要急於起身,應先檢查哪個部位摔傷了;上肢受傷可用書本、硬紙板或木板捆綁固定,並用毛巾、圍巾等物將患肢懸掛在脖子上;如果臀部、腰部疼痛劇烈,千萬不要亂動,此時應該盡快呼救,並撥打120急救電話。
7.出門最好選擇公共交通工具,不宜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駕駛技術一般的人,最好也不要開私家車出行。
8.不要按照平時習慣判斷機動車的行駛路線,盡量與機動車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被機動車碰到。
雪天出門摔傷自救守則
雪天走路:走人行道防摔傷
雪天行人要走人行道,不要在機動車道上行走,防止被側滑的車碰到;走路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旅游鞋,切勿穿硬塑料底鞋。如果突然摔倒,盡量別用手腕去支橕地面,因為這種摔倒姿勢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一旦摔倒發生骨折,切不可亂揉亂動,應用圍巾、書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請求他人幫助,立即到附近醫院治療。
雪天騎車:低速行駛勿搶行
雪天騎自行車、電動車出行者,出門前要先檢查車閘是否失靈;上路後要低速行駛;不要在易結冰打滑的地磚上騎車;切勿與機動車搶道,防止被發生側滑的機動車碰傷;在有較厚積雪或者有薄冰的路面,最好下車步行。
雪天出門:謹防心腦血管病
專家介紹,氣溫越低,急性心肌梗死與腦卒中發病率越高。雪天外出時,應注意防寒保暖,一定要戴好帽子、圍巾和手套。下雪、化雪的時候天氣格外寒冷,心腦血管病人應減少外出。
雪天鍛煉:盡量安排在下午
由於心血管病發生的高峰期一般集中在上午6時至中午12時。因此,這一人群雪天要減少戶外活動,即使鍛煉也應在下午進行,並要注意添加衣服,經暖身活動身體發熱後再適當減衣服。鍛煉結束後,應擦乾身上的汗水,並立即加衣。
摔傷自救:先檢查何處摔傷
一般雪後骨折多集中在腳踝骨、尾骨和腰椎。專家提醒,摔倒後不要急於起身,應先看看自己是大腿、腰部還是手腕摔疼了。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較輕的,人們還能勉強活動;如果腰疼,千萬不要隨意亂動,因為腰椎骨折後如果隨意活動,很可能造成關節脫位,嚴重時下肢可能癱瘓。此時應該盡快呼救,救人者也不宜隨意背抱傷者,而是要用硬板將傷者抬到醫院,或撥打120或999急救電話由專業醫護人員救助。
(資料來源:中國網、大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