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15日訊 初冬時節,我們驅車來到橫道河子、石頭河子的百年老街、老機車庫及冷山車站等地,這些散落在時光深處的風景,被冬日陽光鍍成了好看的金色。這些小鎮和老建築都是因為中東鐵路而興建,它們沐浴百年風雨,仍然堅守並留存,好像就是為了向後人講述那段遠去的歷史,形象地再現中東鐵路的風貌。中東鐵路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支線,它西起滿洲裡,東至綏芬河,全長1479.3公裡,加上南支線從哈爾濱到大連旅順口,構成一縱一橫『T』型大鐵路,合計總長為2489公裡,於1897年建設,是當時中國境內最長的鐵路。
可以說中東鐵路就是一部中國
近代史的縮影,也是東北亞一百多年
來風雨變幻的鋼鐵見證。同時中東鐵路也是一條紅色的鋼鐵通道: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古老的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黨人就是沿著這條大通道,一路播撒著紅色的種子。中東鐵路從歷史深處走來,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歷程和不屈斗爭,1952年中東鐵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改革開放後,這條大鐵路以提速的車輪,拉動著東北老工業基地飛躍發展。今天,黑土地的兒女們正以這條大鐵路為龍骨,構建著我們自己的『龍江絲路帶』,讓這條百年鐵路再一次煥發了勃勃生機。
橫道河子是中東鐵路的東部節點,當年它曾是九個二等站之一,二十多個重要段、所駐地,人口最稠密時超過6萬人,因而這裡保留了大量中東鐵路時期的建築遺存,其中聖母進堂教堂、老機車庫、大白樓、老站房、俄羅斯民居、全木結構民居等6個建築群落,被國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遺存、遺跡已經成為見證歷史的重要符號。我們的采訪就從這裡開始。
采訪中,我們偶遇一對新人在百年老機車庫前拍婚紗照,新娘、新郎站在古老的鐵軌上,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向鏡頭走來,仿佛走向他們的新生活。那一刻,我們感受到:時光荏苒,這些百年老建築正在講述著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