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訊(記者 雷蕾)檢測不出任何藥用成分的假肉毒杆菌、假玻尿酸等美容醫療用品,竟通過網絡銷售至全國60餘個省市,更有部分藥品『出口』到了俄羅斯、馬來西亞、阿聯酋等國家。近日,牡丹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偵破了這起公安部督辦的近億元生產銷售女性美容假藥案件。

警方查獲的假美容針劑。

警方查獲的假美容針劑。
2015年11月下旬,牡丹江市公安局得到舉報線索,稱東寧市有一個發售假肉毒杆菌、假玻尿酸等美容醫療用品的犯罪團伙。鑒於案件危害較大,牡丹江市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經過近五個月大量細致的工作,初步查明了以王某為首的這一團伙的犯罪事實:化名王浩然的王某,伙同寧某鵬等人在天津市將其購買的假肉毒素裸瓶及配套包裝物,通過快遞販賣給東寧市居民李某強。李某強及其同伙劉某在東寧市將裸瓶包裝為成品後,再通過微信聯系買家,向外販賣。此外,王某還在雙城區租用倉庫儲存假藥,僱傭汪某柱等人幫其接收和管理從天津發來的假肉毒素及商標等用品。汪某柱在當地將假肉毒素進行包裝之後,再按照王某提供的地址向外販賣。

警方查獲的假美容針劑。

警方查獲的假美容針劑。
經過相關部門檢測,這些假肉毒杆菌、假玻尿酸等美容產品不含有任何藥用成分,相反,注射後輕則無效,重則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甚至渾身乏力等癥狀,需要到正規醫院注射肉毒素血清後纔能恢復正常。
2015年12月,在查清了該團伙的犯罪事實與團伙成員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組織、部署全國各涉案地公安機關積極配合專案組派出的4個行動組,在全國多個省市同步開展抓捕工作。截至今年7月,警方先後在東寧、天津、鄭州、北京等地將18名涉案嫌疑人分別抓獲。
經過審訊,犯罪嫌疑人王某交待了其犯罪事實:自2014年6月份開始,他從北京李某傑處數次大量購買假肉毒素裸瓶、配套包裝物及部分其他美容類假藥,伙同寧某鵬、劉某等人在天津市其租住的房屋內將假藥包裝為成品後,通過微信聯系、快遞發貨方式將成品假藥銷售至全國60多個省市。為了增加銷量,李某強發展了很多下線代理,這些人通過微信聯系並不直接接觸假藥,因而被稱為『代發』。『代發』遍布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在交易中賺取每瓶5—10元的差價。
在此次專項打擊中,警方共查封涉案場地3處,查獲涉案假藥5700餘支、針頭3100個、口服液封口機3個、打碼機2個、涉案車輛2臺及用以包裝假藥的托架、包裝盒、瓶蓋、商標、說明書等物品若乾,涉案金額近億元人民幣。